第54章 忘记吧(1 / 2)

我的股市 山下竹园 3052 字 2023-01-02

自古贵人多忘事,从来小人长戚戚

这几天疫情肆虐,我老婆也发烧了,已经在39度维持了两天。

我去药店买药,排队的人很多,终于转到跟前了,排在我前面的大爷说他要贝多芬。我一下子忘记我要买啥了,轮到我,就说:我要达芬奇。

我本来记性就不好,最近一忙乱,更差了。

这几年电视剧【父母爱情】非常火,演得好,拍的好,收视率高,于是隔三差五的重播。

我妈爱看,已经看了起码不下5遍了,我陪着她也陆陆续续看了不少遍,今天一打开电视,又出现了。

我看着眼熟,就问我妈:这不是那个谁?

我妈说:江德福!

我又问:江什么?

我妈说:德福。

我又问:什么德福?

我妈说:你年纪也不是太大,咋就记性这么差,出门可别丢了。

我前面说过,我记忆力不好,有一段时间很为此苦恼,曾经专门查过资料,看看是不是什么毛病。研究发现,人类的遗忘会在记忆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仅20分钟,记忆量就只剩下58%,2天后只剩下28%,之后遗忘速度逐渐放缓,大约1个月后,记忆量只剩下21%。这就是所谓的遗忘规律。既然是规律,那就忘吧,大家都忘,又不是我一个,于是释然了。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在小说《弗内斯,记忆者》里描述过一位过目不忘的奇人,他能清楚地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但正因为所有信息的堆积,反而导致他不能抽象的思考和总结,永远淹没在信息的洪流里。

试想,如果你能清楚地记住每一次受过的伤,每一次糟糕的体验,你的生活还能快乐起来吗?

可见,拥有非凡的记忆力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要过度担心记不住这件事,有时候遗忘也是大脑“断舍离”的过程,在自动地过滤着一些不重要的信息,给大脑减压和留白。

我愈来愈觉得,在股市这个血与火的市场里,有一个健忘的大脑,不失是一件好事。

例如,我在10元没有止损,就是因为对11元的成本记忆太深,我以前经常不快乐,也是因为总记得一次次亏损和失利。隔壁老王这一点表现特别突出,因为总是为卖掉的股票继续上涨耿耿于怀,所以每次操作完,他就把卖掉的股票删除,眼不见为净。有一次,无意中瞥了一眼茅台,居然到2000以上了,气的团团转:他妈的,当年我可是100元跑的。连续几天都在家里嚷嚷,不是嫌老婆菜做咸了,就是骂儿子不争气。我听得心烦,真恨不得用涂改液把他那个100元的记忆抹掉。

唉,可怜的股民呀!现在,我们真该做做记忆上的断舍离,把那些纷繁杂乱的过往都忘掉,记住你该记住的,就可以了。上一章说到把书读薄,其实也就是让你抛掉那些枝叶,留下花蕊。虽说读不同的书可以看见不同的世界,但读的太杂,大脑这个处理系统就会跟不上,很容易宕机。

毕竟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局限性的,就像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所说:“拿着锤子的人,看啥都像钉子”。那么作为股民,我们只要记着纪律和规矩这把锤子,敲打自己的作为就够了,其他的都可以扔到垃圾堆,让记忆清零。

不是有人说过吗: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你天天记的都是你的买入成本、你的卖出亏损,能有好日子吗?

唉!人总是容易记住不该记住的,却把该记住的抛离于脑际:我们总是记住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那些得而不到的人,那些离你而去的人,却不愿意记住一个留在身边真正爱自己的人。

谁的生活,没有点烦恼;谁的世界,没有点辛酸;谁的感情,没有点遗憾;谁的人生,没有点困难。与其在纠结焦虑中渡过,不如在乐观洒脱中活着。该放就放了吧,该弃就弃了吧,该舍就舍了吧,该忘就忘了吧!如果说止语是上等的智慧,那么止心就是上等的律己。

想起了庄子的“坐忘”,他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说的是静坐时,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以静坐的姿态,进入“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正向赋能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羁绊、回归生命本源来实践身心超脱从而达到完美的空灵境界。有人说这是艺术境界,也有说这是宗教境界。现在很多人修习冥想,追求的大概也是这种境界。

牛娃又用他那梆子秦腔哼唱了起来:

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

不怒百神安畅,不嗔心地清凉。

不求无谗无曲,不执可圆可方。

不贪即是富贵,不苟何惧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