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抗曹或降曹(1 / 2)

秃笔三国 策冠才 2895 字 2022-12-12

然而孙权手下的一干文臣却始终主张降曹,文官之首张昭接到江东要起兵对抗曹操的旨令之后,大吃一惊道:“这是中了孔明之计也!”

他当即急匆匆地去请见了孙权:“臣等得知主公将起兵与曹操争锋,可主公自思与袁绍相比如何?曹操当初兵微将少时,尚能一举战胜袁绍,何况今日指挥百万大军南下征讨,如此兵威面前,谁敢轻言获胜?主公若是信了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岂不如同抱薪救火一般,非但无用,反而加大了火势!”

他这里说的声泪俱下,孙权却铁青着脸一言不发,旁边顾雍帮腔道:“刘备被曹操击败,因此想要借我江东之兵对抗曹军,主公为何要被他利用呢?子布所言,极是有理,还请主公三思。”

孙权不置可否,挥挥手道:“卿等暂且退下,容孤再思。”

张昭等人无法,只能行礼告退了出去,已经在外间等候多时的鲁肃急忙藏到了屏风之后。

等到张昭带着一群文官出了殿门,他才整理衣冠,命侍者通报之后,大步走进了后堂。

行礼拜见孙权之后,鲁肃问起张昭等人前来的目的,孙权叹一口气:“无非还是劝孤降曹耳。”

鲁肃脸上露出一丝鄙夷:“张子布等之所以力劝主公罢兵休战,无非是想要保全自己的妻儿老小罢了,完全就是一片私心,主公不可听信!”

孙权苦笑一声,轻轻摇头,鲁肃见他神色似有松动,急忙又道:“主公若是再迟疑下去,必会被张昭等人所误!”

此时的孙权似乎又没了主意,对着鲁肃挥手道:“卿且暂退,容我三思。”

鲁肃无奈,只能躬身而退,出了大殿之后,想不到主公竟然如此反复,忍不住愁容满面。

此时东吴群臣已经分成了两个壁垒分明的团体,武将们大多主战,而文官则以想要降曹者为多,一时间议论纷纷,整个江东都陷入了是战还是降的争论之中。

而此时的东吴之主孙权,正在内宅里犹豫不决,一时想要降曹,可是想起父兄创业艰难,心中又大为不甘,两个念头不停转换,正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此起彼落。

后宅内吴国太得到下人传来的消息,于是亲自前来探视,见孙权面前的午食纹丝未动,不禁皱眉道:“吾儿何事在心,以致寝食难安?”

孙权急忙上来扶住了吴国太,苦笑道:“如今曹操囤积大兵于江汉地域,大有征讨江南之意。文武官员有说降曹者、有说放手一战者,孩儿因此迟疑难决。本欲一战,又恐寡不敌众,想要降曹,却只怕曹操未必肯容我活命,因此始终犹豫不决。”

吴国太点点头,却没有直接给他建议,而是问了一句不相干的话:“你可还记得吾姐临终之言否?”

她口中的吾姐,指的就是孙权的亲生母亲吴太夫人。

吴国太与吴太夫人本是亲姐妹,一同嫁给了孙坚,吴太夫人先亡,孙权遵母亲遗言,一直奉养吴国太如亲母一般。

这时听吴国太问起母亲的遗言,孙权顿时有如醍醐灌顶,想起了母亲临死前留下的那句话来。

吴国太见他似有所悟,笑眯眯地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你母亲临终留言,说你父死前曾有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你既然难以决断,何不将公瑾(周瑜字)请来一问究竟?”

孙权终于恍然大悟,自己也是糊涂了,如此大事,早就该想到去问周瑜才对。

于是不再迟疑,当即传下命令,派遣使者迅速去鄱阳将都督周瑜请回来议事。

而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军的周瑜,其实已经得到了曹军大举南下的消息,因此一刻不敢耽误,立即快马加鞭星夜返回了柴桑。

当他驱马驰进柴桑的城门时,孙权派出去的使者甚至还没来得及出发。

鲁肃与周瑜的交情最好,是第一个得知他回到柴桑的人,于是周瑜前脚刚刚回到柴桑的府邸,后脚鲁肃就进了府门。

两人一番交谈之后,听说完诸葛亮来到东吴的前因后果,周瑜笑着对鲁肃说道:“子敬不必忧虑,我心中自有主张,你先去将孔明请来,容我一见。”

于是鲁肃出门上马,直奔诸葛亮落脚的馆驿而去。

周瑜这里还没来得及歇息,门下来报,张昭、顾雍、张纮、步骘等四人前来探望。

周瑜命将四人请入,见面后少不得一番寒暄,互道安好。

分宾主坐定之后,还没等到上茶,张昭便开门见山地说道:“都督可知江东形势危急否?”

周瑜故作惊讶道:“未知也!”

张昭愤愤道:“曹操拥兵百万,屯扎于汉上,昨日传檄文到此,欲请主公一起会猎于江夏。文中虽有吞并江东之意,但毕竟还未到图穷匕见之时。我等便劝主公暂且假意降曹,如此可使江东免于战祸。谁知鲁子敬从江夏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带来,此人为了替刘备报仇雪恨,特意想好了说词来刺激主公与曹军为敌。鲁子敬见人不明,却还执迷不悟,请都督速下决断!”

周瑜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