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力有时而穷(1 / 2)

搁菜市场排长队为了买梨?

估计在石城县历史上,这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八百多斤梨,两个小时,一下没停没歇着,全卖完了。

“老板,没了吗?”

“小伙子,我还没买到呢!”

“明天还来吗哥?”

“卖完啦,明天就不来了!再有好东西再说!”

孙南北一一赔礼道谢,人群也都慢慢散开,菜市场终于恢复了之前的秩序。

梨树是比较难结果的,一般梨树新种,品种,土壤,水分等各种环境条件符合的情况下,3年左右才能结果,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产量一般不会特别大,一棵树百来斤就算是没白养。

就孙南北知道的,种植大户家养了好多年的梨树王,最多的时候一株能结个1500斤不到点。

自己这就两棵树,前后加起来下了快1500斤,个顶个的大,而且更关键的是,这才第一年呀。

孙南北有点高兴,算了下,这几天卖梨到手2万块钱。就第一天费了点功夫,后面几乎是拉过来就卖掉了。

开心!

孙南北带着胖子说去找个馆子吃点好的,胖子不答应,说今天高兴,得给南北露一手。

俩人去买了5斤牛窝骨,直接回了小山村胖哥的店里,南北也插不上手,纯看胖哥忙活。

花椒麻椒小茴香下油锅,烧热以后,凉姜白芷草果肉蔻再加,沙果沙仁儿,芹菜、姜、圆葱胡萝卜爆炒。

然后是三种酱料,红油豆瓣酱,黄豆酱,再放点儿面酱在里面。

看的出来,胖哥儿是真喜欢做饭的人,边做边跟南北讲解:“一定少放盐,多放酱料,这样肉味儿存的住。”

等把酱炒熟了,最后放入料酒生抽,再一瓶啤酒下去增香。

一锅清汤寡水的手擀面,配上这一锅牛窝骨,孙南北满足的长出一口气。

不喝酒的他破天荒的和胖哥儿俩人一人一瓶啤酒对着吹了点,孙南北太喜欢这种生活了。

以前父母在世的时候,母亲就经常骂他:“只管哥们义气,家里的话是一句不听。”

南北其实很喜欢跟朋友自由自在的在一起,想上网就一起去网吧,别管是大半夜还是凌晨晌午,想吃什么就吃点,不想吃就一起饿着。

“俱往矣!”孙南北突然一声,叹的胖哥儿有点蒙,哈哈大笑起来。

说南北是个文化人。

孙南北有时候在想,如果父母没有生病,那他现在也不会有欠款,也不会离开城市,可能早已和前女友结婚,或许这两年就该要个孩子。

当然,自己也或许会去花天酒地,也许会伤透了她的心,然后决绝的跟他分手。

都过去了。

饭刚吃到一半,孙南北刚放出豪言今天要吃三大碗面,电话响了。

“哥,我爸可能不行了。你工作不忙的时候,能不能抽空回来看看?”

电话刚接起来,没头没脑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孙南北有点没反应过来,再看看手机,来电是二舅家的孩子,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弟。

南北家族来说,其实亲戚不少。

父亲那边的亲戚,都在农村,孙南北从小接触比较少。

不过母亲这边,其实和南北从小都走的算是很近的。

有三个舅舅,除了二舅当兵之后从政以外,大舅和三舅都是跟着孙南北父亲做生意。

南北关系最好的,也就是二舅一家人,一个表姐一个表弟,三人从小在一个澡堂子里就没少翻滚。

只是后来,孙南北父母在节骨眼上相继病逝,留下一大堆烂摊子。

合伙人一下跑了两个,摊子乱作一团。

法院拍卖完以后,还有一千万的窟窿还不上。

窟窿还不上怎么办呢,剩下没跑的大舅和三舅两家,只能一起承担。

只是从那以后,南北跟舅舅们,也就没什么接触。

孙南北说心里不怨是假的,他潜意识,觉得舅舅们跟着自己父母赚了不少钱,父母病逝了,是给他们留下了不小的烂摊子,只是。

他们就这么对自己吗?

只有二舅,在职务范围之内,关照过南北,给南北寄过衣服,给过生活费。

虽然南北没有接收,但是记着这份情。

“二舅怎么了?我在县里!”

石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二部。

这世上什么最难?开公司?办企业?娶媳妇?

不对,是看病最难。

普通人家来了医院,有个大病小病,挂号是一方面,需要住院的,床位更是紧张,稍微严重点,便是建议去大医院再看看。

像白行生这样的大人物,床位总是不缺的,单间也能腾出来。

但是病,还是看不了。

人力有时而穷。

此时病房里满满当当站了一地的人,却是静悄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