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谭的话让赵予陷入了沉思,仿佛一语点醒梦中人一般。
眼下自己是要干啥呢,放走王昭君的女儿匈奴的须卜居次允公主回草原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想要联手匈奴,将北方的强大势力拉到中原改朝换代的战场上来!
后续的历史赵予只了解个大概,可老刘已经研究透了电脑里的历史内容了啊。
“风险确实很大,”
老刘上前插嘴道:
“汉末三国时期还好说,再往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趁乱大举南下,我大汉民族几乎都要亡族了,南迁到长江以南苟延残喘。此事确实应该认真考虑下!”
这样一提醒,赵予也想起来了,什么“五胡乱华”,冉闵“杀胡令”什么的,原来离这个时代不远啊。
转念一想,匈奴那不也是黄种人炎黄子孙吗,千年之后都进入五十六个民族了!如今天界被缚,地球都可能玩完了还管他什么民族矛盾呢!不破不立干就是了。
“我愿意为此负责,如果产生了不好的后果骂名都由我来承担!”
赵予斩钉截铁地说道。
“你承担得起吗?”桓谭道:
“民族大义面前,你一个人的骂名算得了什么!恕我难能相助。”
“你不相信我还不相信须卜公主吗?”
赵予反问道:
“她可也流着我们华夏的血液,留此数十年已经证明了她的决心!让她活着回去反而匈奴统治者们会更加的理智!”
这下好了,轮到桓谭陷入了沉思。须卜公主和他还算相熟,人品、思想啥的也算了解,若真像书中所说最终死于新廷着实可惜。无论从个人交情还是国家大义方面来说都算可惜,倒不如真的像赵予所说劝她回去控制匈奴稳定要好一些。
桓谭拱手拜道:
“今日放她回去可以,日后联兵之事还得静观时变谨慎选择!”
“好,就这么定了,”
赵予道:
“当务之急是先让我秘密见到她说服她才行,她自己要是不走那这一切都白说了!”
说完还不忘感慨一句:
“小亮亮要是在就好了,这货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桓谭不知道小亮亮的存在,也没有多问,自顾自地直接扯回到正题上:
“王莽对我信任有加,很多事情都视我为心腹,回头我安排一下你们见一面。”
“好的,谢谢桓老师!”
“等等……”
赵予二人刚想离开,桓谭将他们叫住,仿佛还有话要交代。
“王莽有两万精兵藏于淆山的一个小县城之中,战斗力可敌百万。那是他亲自训练的,非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你们知道下就行,以防不测!”
王莽的实力赵予一直都有猜测,知道他肯定留有后手,如今一听豁然开朗。两万人亲自训练的?那还不得训练成现代化的特种兵嘛!估计每个人的战斗力都能赶的上一线将军了!回头一定得多加留意。
既然桓谭把这么重要的情报都说了,肯定是铁了心要和自己站在一块儿,那就不用担心什么可以好好的玩耍了。
“老师保重,静待佳音!”
就这样,赵予二人兴致勃勃地走回了家,桓谭老师做事他们肯定放心。
焦急的等待了数日却没有任何音讯,朝堂之上却传来了另一个消息:
二月初一日,绿林军在淯水边的沙滩上设立坛场,陈列军队、举行大会。刘玄即皇帝位,南面而立,接受群臣朝拜。刘玄向来懦弱,见此场面,羞愧流汗,举着手连话都说不出来。于是大赦天下,建年号为更始,称更始帝。悉数拜置诸将,以族父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其余都拜为九卿或将军。
王莽的朝堂上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自然还是只有王莽和赵予二人淡定如初。王莽大手一挥,命令部队全力剿灭。
穿越之前王莽的学识比赵予好一点儿,毕竟是个靠自身实力考入军校当值在一线的飞行员。但是他的历史了解也没有那么的细致,也没有像赵予这样充足的准备。
在王莽的印象中,昆阳之战是派出了百万大军,就是在刘玄称帝后派出的。此时的他早有准备,在上次甄阜、梁丘赐被杀的时候已经将人调过去了,如今大部队大都已经到位,估计可以和刘玄直接对线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事情发生在五月、六月,现在被他整整提早了三四个月。
回去之后说起此事,老刘很是担心:
“汉军羽翼未丰,新军百万之众已经就位了,光武危矣!”
“哈哈哈,自在天命,我还在这里呢怕啥!”
赵予道:
“南阳这么多宿将下凡,如今都是从各朝代穿越过来的能人,肯定有可以开挂的,我们就在这里静观时变!”
作为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赵予早就被王莽派人监视的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