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论道(1 / 2)

望着茫茫的常安城,赵予陷入了沉思。

到底是要按着历史剧本走帮助刘秀造反呢,还是继承王莽继续大同社会的建设呢?

之前听刘熊说过,史书上说他们一起建立了东汉王朝,几乎所有的开国将领都得到了善终,直接开启了中国封建时代数千年的氏族专政时代。尤其是他们邓家,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六大家族之首,一百多年竟出了几十位公侯,还出了几位影响深远的皇后。

这样就真的好吗,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小皇帝都没有几个能长大的,直接孕育了群雄并起的乱世三国。单说这氏族政治,那也是坑害了华夏民众上千年的,直到唐末才被明面上彻底消除。

越想越激动,眼见着内心就要和王莽站到了统一战线!

赵予转头看向了同样是站在窗边沉思的侯芭,开口问道:

“侯芭师兄。何为大同社会?”

侯芭闻言,转头瞅了赵予一眼: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赵予听后感觉有些熟悉,这好像也是上学时候书本上学过的一篇课文。

侯芭颂完继续讲解:

“这是我大汉礼学家戴圣所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也是王莽太学《礼》经中必讲的一课。其大致描绘了人们心目中对大同社会的想象,这也是王莽朝廷所推崇的。”

“他是秩宗大人,掌管宗庙礼仪的,但是他不懂这个!”小张琮插嘴道。

“去去去一边儿玩去,”赵予道:

“这个确实很美好,师兄觉得这个世界现实吗?”

“哈哈哈哈,”侯芭笑道:

“大同谈何容易,首先那些官宦世家就不会同意。未来不知,但就现在这个社会现状,要想实现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如果用强权强制执行呢,”

赵予不服,继续假设道:

“强制大同,一代人不够就两代人、就三代人,上百年的时间总能改变人民的思想了吧!”

只见侯芭眼含泪花说道:

“强制执行!那还叫大同吗,执行者们又会成为新的统治工具,新一波势力又会崛起,不现实的!除非是生产力水平可以做到全天下的人都衣食无忧!”

“那就多种粮食呗,衣食无忧可以办到的吧!”

“一代人衣食无忧了就会考虑生出更多的小孩,人口多了统治者们就会想着征战外邦扩展地盘。新开辟的土地归谁所有呢?有利益就有压迫,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这么高的觉悟的。强如当代儒圣王莽,不照样是纳了上百个妃嫔吗?主公您不也是接受了王莽送的美女了吗?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我那是……”

赵予见被点名了,刷的一下脸红了起来:

“我那是为了掩人耳目给她们一个家,我一直坚持本心没动过她们的,不信你问小张琮!”

“我可没在你们房里哈,我什么都不知道别问我!”小张琮贱贱的插话。

“哈哈哈哈,”

侯芭笑道:

“主公这些话还准备解释给全天下人听吗,既然收了,那在全天下人面前就已经承认了自己的本性,她们也便成了您的妾氏了,没人会在乎您怎么对待她们。”

赵予恍然大悟,一屁股坐到了身后的椅子上。

摸着良心讲,他自认为确实做不到王莽那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自律。强如王莽,奋战了一生也只是将这个社会改造成如此的一塌糊涂,自己又能好到哪里去。首先在言行举止上就很难服众,更别提建设大同社会了!

也许王莽的许诺只是见了老乡兴奋的,一种病急乱投医的表现罢了。

在封建社会早期直接建设大同社会?真的是不太可能!

赵予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决定还是协助刘秀将王莽推翻吧。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寻找一种更适合民生的行政制度总比跟着王莽空想要靠谱些。

赵予起身,深深的朝着侯芭鞠了一躬拜道:

“感谢师兄,小弟受教了!”

几人畅谈深究,赵予决定先从二公主王晔入手,先回去王莽身边再说。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派脸生的小师侄找借口混进宫中去找南宁公主王晔。

之后的几天,赵予就在天禄阁的顶层住下了,日日等待着宫中的消息。

天禄阁中是什么样的生活呢?自然是天天翻看整理书籍,这些赵予又看不懂。最可恨的是老刘把太阳能充电器啥的都拿走了,他的手机没电了也没法充电!

那个无聊啊!

终于,师侄来报了:

“启禀师父和二位小师叔,小徒已经将话儿带给南宁公主王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