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噩耗(1 / 2)

赵予做了充足的准备,他让陈金拟好了认罪的状子,然后就放他离去了。

同时,赵予拟了份奏折历数了王嘉的罪状,还将结党谋反的罪名强行安到了王利的头上,他又从城外买了一具新死的壮汉尸体,乱世当道灾害连年,没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

做这些是要干嘛呢?赵予准备当朝检举新任的利新公王嘉,顺道搞死王莽那个仅存的没有亲情的孙子王利!

如今的朝堂,国师刘歆已死,典乐大夫桓谭也顶包宣布造反逃出京城。可能再也没有人愿意站在赵予这边了!像张邯、王嘉、张引、程凛这些人都恨不得将他除之而后快!那他是哪来的勇气敢当朝作死呢?

因为皇位上的是那个王莽!

果然不出意外,朝堂上王嘉自知理亏,面对赵予对他的指责彻底无语了,有冤屈都喊不出来的那种。

满朝文武呢?各种为王嘉求情,甚至还反过来中伤邓禹,说他满口污蔑想要动摇大新的根基。

赵予脸皮多厚啊!死皮赖脸舌战群儒,唉,也不讲道理了就是胡搅蛮缠!竟也说的满朝文武无可奈何。就连靠着嘴皮子发迹的张邯都被他怼的哑口无言……

再看王莽,依旧猥琐的斜坐在皇位上看着好戏,一言不发!赵予见状再没了顾忌,加大火力连脏话都飙出来了,直冲着王嘉骂他腐朽!

“噗……”

一口老血喷了出来,老腐儒王嘉居然气血攻心被赵予骂死了!

“利新公!”“利新公啊!”“老师……”

接下来便是满朝的哭丧声,仿佛大家都想以此来发泄对邓禹的不满,企图换来陛下的醒悟与震怒。

相反的,王莽不光没怒还偷偷的笑出声来:

“利新公确实有错在先,念其修书一生劳苦功高,以公侯之礼厚葬之。邓禹爱卿检举有功,晋升为继新公,递补空缺的大司空一职!”

“陛下三思啊!”

朝下跪倒一片请求收回成命,很明显大家都还是不服。王莽见状故作震怒:

“我还没老糊涂吧!说话不好使了吗”

“臣等不敢!”

“赐功著公王利毒酒一杯,其他人以此为戒,再不可有非分之想!继新公新官上任还请大家多多提携!”王莽怒气冲冲地吼道。

赵予惊呆了,第一次亲眼见识到王莽居然是如此之狠,自己都还没发力呢就主动弄死了孙子王利!瞬间冷汗从脸颊流了下来,舌战群儒的时候都没怕过现在反而怂了!

满朝文武那个敌视,恨不得当面生吃了赵予。因为升官位列三公的缘故,终于也开始有阿谀奉承之徒开始过来主动谄媚了。一时间赵予成了全国上下几乎所有人的话柄,妥妥的年度热搜人物!

很明显赵予这是得到了大新皇帝的庇护,位列三公,地位自然是不一样了。

很快便有京城的世家大族送来了更多的钱财礼物,也帮其置换了更大的宅子。赵予脸皮厚照单全收,只是没了老刘的操持,黄莺儿一个妇道人家频频抛头露面帮他打理着一切。外人不知其身份,有些想把女儿送过来的豪绅纷纷泛起了嘀咕。

大司马张邯最会审时度势,前时针锋相对是因为赵予已经成了众矢之的,落井下石的功夫儿他最擅长,成功了便可轻松的讨好朝臣拉拢一大波好感。可是他没想到,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皇帝陛下居然这么袒护赵予,甚至不惜杀掉了已故太子王宇仅存的儿子。明面上那可是自己的嫡长孙啊!

风向一变态度也就明了了,张邯以三公之首的身份主动前来示好,还强行做主给赵予办了个开乔迁庆功宴!可他心里比谁都痛,不为别的,单单南宁公主王晔那一茬他就很是难以释怀……

得了皇帝的首肯与庇护,又得了大司马的支持,满朝上下无不屁颠儿的来参加了宴会,即使他们在不情愿也是表面装的高高兴兴的。因为这帮人就是这个属性,要不也不会聚集在王莽后期的朝堂之上了。

一时间风光无限,却是暗流涌动。

终于,没过多久,一条前线的战报就为这些宵小之徒出了一口恶气:

王莽的百万大军大捷了!

朝堂之上使者禀报,王邑、王寻带领的百万大军在王莽之前的授意下绕过了层层关隘直逼渝阳,大胜并且屠城泄愤……

原本赵予还在那里吊儿郎当的,和张邯一起站在朝臣的最前列(三公之一的大司徒王邑正在前线领兵),听到战报也以为是普通的其他战役没有在意。

使者继续禀报:

“大司空邓禹的亲族尽皆被屠,只有少量人员逃出不知去向!”

众臣心里乐开了花,纷纷将目光投向赵予想看他出糗,也因为官职的缘故并没有直接出言嘲笑。

赵予明显走神了,竟没有一丝的波澜。直到王莽亲自点名:

“邓禹爱卿!”

王莽喊道,赵予站出来应允。

“前日误会,寡人以为你已经叛离而去,就生气的派出使者令大军进攻你的家乡,路途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