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好像在骂他吧!
他说要给那子怜姑娘赏,子怜姑娘提了他不肯。这不就是牙打了牙,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子怜姑娘又因他被困在黄花院,想要出了那火坑,本就是众所周知的事,他还不承认,还往人家姑娘头上乱扣帽子。这不就是牙有理吗?
没错啊,自己就是在骂他厚颜无耻啊!
看来他应该是儿皇帝立起来的靶子。
看他如此,贾珏更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可是要当王的人,当然了,宁王是王,摄政王也是王。
“刚刚有人嘲笑本国公胸无点墨,只知拾人牙慧,看这位姑娘可怜,一时诗兴大发,想作诗一首,不知子怜姑娘可唱出来让我们一听。”
“国公爷收复山河,威名远扬,奴有幸能为公爷唱词,是奴从未敢奢求过的福分。”
她不知道这位家喻户晓的大人物要做什么,她知道她无力反抗。
“鸿清十四年,宴于曲江,闻省差行首子怜之事,叹世之艰难,怜其清高之志。而国之太子者,当为民也,然以权压人,欺伶人以自乐,与禽有何异。故做钗头凤二首,以感二人之情坚。
其一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哪堪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恨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那子怜姑娘听了,先是大哭,随后将心里的悲伤压下去,开口唱了起来,声音凄美。
那状元郎也趴在桌子上痛哭了起来。
太子原本乐呵呵的听着,慢慢的,他终于回过味来了。
“贾珏,你安敢辱孤?”
“太子何出此言?”
“你少给我装蒜。”
“恐怕是太子误会了,诗中之太子非彼太子,诗中太子乃姓太名子之人。不过,太子要是一心想要与其自比,臣亦是别无他法。”
“贾珏,你放肆!”
“呵呵,累了,想回去了,这黄花院是谁开的?将这姑娘的身契送我府上,银两一文不缺,当是我欠他一份人情。”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