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配两个人管库算账。翻过年您马上七岁了,虽然不会自己拿针线,但也得给甘霖分几个做绣活的人,做些贴身物件或其他小东西,拿出去送人也好。还有就是公主想着让甘泉跟大厨房的闵总管学几手,以后搬去音无居也好把您的小厨房立起来,您瞧看茶水间的小丫鬟是不是得先放上?剩下的也就刚够帮忙传话、伺候笔墨的。”
“现在的小丫鬟有多少个?都是你在管?”
“在咱们小院里当值的粗使婆子四个,二人一班早晚轮值看门;小丫鬟二十个,也分两班,每天轮换,干些洒扫跑腿的活。我调教了几个月看着能顶用了,才敢放您面前使唤。”
“可都识字?”
“一半不识。”
“针线好的有几个?”
“大概七八个。”
“都是家生子?”
“有几个是公主收养的孩子。”
顾辞心里大致有谱了,叫来甘棠等人,“你们的差事使唤得多的是哪几个小丫头?”
甘棠第一个回答,“春一和春二是两班小丫鬟的头,春一跟着奴婢的日子轮值,春二跟的甘露,我们与这俩人比较熟。”
顾辞再看向甘茗和甘霖,“你俩可知道哪个针线好,识字多?平时看着如何?”
甘茗说:“奴婢平日照看您的书房,等闲不让人靠近,洒扫的小丫鬟多是随手指的,没有特别熟悉的。”
甘霖倒是马上说出几个人的名字,“她们的针线都不错,跟着绣房的古嬷嬷和简二娘在学,奴婢有时候做些缝缝补补的经常叫她们。”
甘雨直接推荐了西侧门春秀的妹妹春十九,说她跑腿递话都方便,哪里都熟。
甘泉不置可否,没关系特别好的人,倒是甘梅提到一个春十一,说她不但识字还会认药材,如果可以,想让她跟着学熬药配药。
顾辞一下子有点懵,不过她想着自己本就不是个擅玩心计的,身边只要抓好内外两个人做头,内是胡妈妈,外就靠阿钺,其他人用不着多费心思。
顾辞大笔一挥起了‘清绘、清枫、清芬、清芷、清容、清和、清溪、清涟’八个名字,又画了个人事表格给胡妈妈,一人一张表,每个人从家庭、亲戚、履历到特长都列在纸上,清楚明了,然后吩咐道:“胡妈妈,她们说的那些个孩子你都看看,识字的可以先定下来,补齐八个人,这是名字。
“以后咱们院子里的人都记在这个上,有奖惩调动也要记下。
“还有剩下不识字的小丫鬟都交给甘茗,安排时间,每日教些读写。纸笔什么的暂时没有,可以用石板和炭笔。
“这事若是能做好,我会跟娘亲说,让府里的丫鬟婆子们一起去学。”
胡妈妈对她的安排又惊又喜,斗志昂扬地退下去筹划安排了,当然不忘拿着表格给毓仪打了个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