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重先理顺东宫膳房。除此之外,送到东宫的贺礼和回礼也要由顾辞来处理,太后特意送了蓝女官来指点帮忙,顾辞一边慢慢熟悉,一边完善一些小细节。比如回礼用统一的竹雕匣子装,出嫁前她在工巧阁定制了一大批,从龟鹤齐龄、海屋添寿到麒麟献瑞、春光长寿,各种吉祥图案大小尺寸应有尽有,特意镌刻了袁懿的书房名‘宜宁斋’的铭记,制笺、帖、香、皿都用这个铭记。
还有萧律这个太傅,大婚第二日开始,他就准备常住崇文馆,好就近照顾孙女,顾翮和顾翂在他的带领下,几乎天天饭点来东宫报道,逼得太子只能愤怒无奈地允许他们蹭饭。晚饭又要去慈宁宫和太后、皇帝一起用,他都没机会和新婚妻子重温抱在一起互相喂食的小情趣。好在小丫头每晚都乖得不可思议地顺从他,他好几次差点把持不住,真是甜蜜又折磨的幸福。
顾辞见过崇文馆的住宿条件,实在称不上好,正好琉瑛阁可以做出比较大块的强化玻璃,产量产能差不多达到她预想的生产条件,于是打算和袁懿商量下,怎么给师父拾掇个好地方出来。当然,她还准备同时给太后和皇帝,还有清颐院里都建个不同风格的玻璃屋子,算是他们成亲后第一次孝敬长辈的心意。如果顺利的话,完全赶得上伏暑节,给长辈们避暑纳凉,添点新意。袁懿对此举双手赞成,他见识过大块玻璃的透亮和采光效果,要不是小丫头强烈表示样品粗糙易碎不安全,他早想给自己书房用上了。当然他最想用的地方是浴室,想到能看小美人出浴,或在漫天星光下抱着宝贝那啥啥,他无条件支持琉瑛阁的研发工作。除了致爽斋,他去琉瑛阁最勤快。
现在条件成熟了,怎能不为自己谋点福利?
顾辞想到能冬天看雪、夏日观星,也觉得很不错,完全没意识到某人的龌蹉心思。她犹豫的是,刚进门就这样大兴土木会不会不好?而且选址、安保、如何与营缮司配合等工作要怎么协调?
袁懿表示为了明亮的书房,这些小问题他亲自出马解决,让顾辞好好准备,婚假后就可以开工了。
“你不是要日日上朝么?怎么还能做监工?”
袁懿淡淡笑了下,“我在朝上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做这个还能去外面走动走动。”
顾辞皱着眉想了一下,有些担忧地趴他肩膀上小声问,“皇上并未让你接触太多政务?”
“这么聪明的小丫头,还好我娶回来了,不然岂不是悔得肝肠寸断?”袁懿揽着她的腰戏谑地转移话题,生怕她为他不平而难受。
不过顾辞没想这么深,暮年皇帝猜忌年富力强的太子那是必须的,袁懿有能力处理,她努力帮他找点不会引起猜忌又能体现能力的事来做呗。
雍正登基前不也是嘛正事都没做,盖了几年房子么!
然后她拉着老公兴致高昂地开始设计图纸。
清颐院最好搞定,那是自己家,做什么毓仪都不会反对。她打算把花房和垂花门之间基本上用不到的西群院拆掉一个,引溆芳园活水,搞个一明两梢的亭屋。正屋门窗全换成玻璃的,朝北一面做成一堵斜面玻璃墙,引水为瀑,也可落雨为幕。东梢间用彩色玻璃槅扇门隔开,除屋顶外都是玻璃结构,包括地砖,下走活水,可见鱼虾水草,西梢间是正常屋子,可休憩用。亭外翠竹为墙,高木如盖,绿植为画,入目皆景,等于建一个落地大飘窗屋子的感觉。
东宫是自家地界,改起来容易,浴池延伸一部分出去,做好排水和防水,把墙壁和屋顶改成玻璃的就行。根据袁懿的意见,在花房里多做一个玻璃温室,四周搭葡萄架子,摆放四季鲜花,中间立个大软榻的秋千架,放几张摇椅小几等,平时休闲纳凉也很不错。
当然太子殿下想的是不是只用来看书喝茶就不知道了。
在宫里动土得经过皇帝批准。顾辞打算先把皇帝平日看书的屋子改成玻璃窗户,等他觉得好了,再提议给崇文馆全弄上。崇文馆是个读书人扎堆之处,她准备参照图书馆来做,弄个看书的亮堂地方,然后二十几间内室弄得舒适些,重点给她家老神仙师父捯饬个和风小庭院出来,肯定能让萧律满意。再者,天象池上可以给太后建个玻璃桥和玻璃亭,让太后没事在荷叶里钻来钻去也很有意趣。
火墙不敢现在就弄在玻璃房里,为保暖计,弄成双层玻璃比较好,两块玻璃中间的间隙要便于做清洁。另一个要改变下窗户的结构。这会的窗户要么活页在上边,一整扇都用棍支起来,所以潘金莲才会用叉杆开窗,失手掉下去砸到西门庆,要么是活页在两边,左右对开。前者非常影响采光,后者用上玻璃容易看不见。顾辞打算都改成推拉式,若是落地玻璃门,设计成推进墙里去。对于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顾辞不懂建筑设计,不会计算承重,只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作为有钱的土豪,她不介意第一次拿来打广告的作品都是奇特的三角形玻璃块拼成的蜂窝状,至少安全性要有保障。以后技术提升了,大不了推倒重建。
太子拿到图纸后用实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