榭’为居室名。
天象池的玻璃桥六月底完工,顾辞参考了前世桂林玻璃桥的造型,九曲桥加一个雨廊都是玻璃构造,桥拱为五跨,桥面离水仅一掌距离。为了安全起见,还特意要求工巧阁做了一批工艺精致、造型考究的铁艺构件加固桥墩和栏杆等承重部分,饰件用光滑轻巧的竹雕,柱头做成彩色琉璃灯,只有桥面、外部立面和雨廊屋顶用玻璃。水下埋暗网,栏外有浮于水上的各种木雕。
用顾辞的话说,就是保证玻璃碎了掉下去都死不了……
清颐院的工程尚未完工,因为毓仪想等顾尧回来再一起去看玻璃屋,可以让琉瑛阁精雕细琢慢慢打磨。
***********************
七夕傍晚,太子夫妻邀上萧律、太后和皇帝前往天象池的琉璃桥观景,池子里荷花开得正好,夕阳暖暖地洒在波光粼粼的透明桥面上,晶莹剔透,异常迷人。
袁懿先行恭请皇帝上桥往湖心琉璃廊走去,随后扶着萧律,太后兴致高昂地牵着顾辞跟上。前面三人在仔细探究脚下的三角形玻璃和支架如何与桥墩形成稳固一体,后面祖孙俩只顾看晚霞夕照和水中倒影映在玻璃桥上的绚烂夺目。
踏步上去能看见游鱼青虾在脚下嬉戏掠过,栏外莲叶田田荷花玉立,触手可及。若是不会水的人,可能会怕得迈不开脚,一旦入内,感觉如凌波微步踏水无痕,徜徉在无穷荷叶之中,置身碧波清凉无比。火烧云般的晚霞与五光十色的琉璃灯光辉映,天象池里一片流光溢彩,让众人叹为观止。
晚膳摆在廊里,器物均为竹制,顾辞不许太多人呆在桥上,只留穆总管和蓝女官伺候,桥上一个点灯内侍,其他人均退到桥外。萧律都没坐下吃东西,捧着碗茶,站在廊亭里拈须陶醉。天象池毕竟位于后宫,他不好天天来转悠,索性一次看个够。
其他人也习惯他的做派,皆安然吃饭不提。
这顿饭也很应景,荔枝白腰子、火腿白菜豆腐汤、莲花鸭三珍、凉拌响螺肉、蜜冬瓜鱼和蟹黄粥,其中一道由杨梅、冬瓜、金桔、鲜姜、嫩笋等雕成的的花梅球儿,甜酸适中开胃爽口。
心满意足的皇帝给这座桥题了个名叫‘清凉馆’,萧律题字,太子让人拿去做竹匾,明天就挂上,开心的太子妃看着琉瑛阁的订单笑得那叫一个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