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送夫出征(3 / 3)

赏自家小宝贝的‘高瞻远瞩’,一边问起这里护军的情况。

领军的军曹是酂邺伯家的崔舶,崔航堂兄,经过顾翀大清洗后上任,人很稳重但不灵活,没怎么敢拿顺商的孝敬,当然他也不一定看得上顺商动辄抬几箱银子来的做派,很适合守这儿。因为镇北军一直在北关和镇北城蓄势待发,这地又几乎打不起来,留的护军并不多,只有三千人,加上军堡的衙役等,可用兵力不足五千。防御顺堡和戒备羯夷足够了,但如果想做些别的,恐怕一时还不太行。

袁懿打定主意,明日跟着九康堂的小掌柜去顺堡看看,再琢磨琢磨怎么把顺堡收拾了,换成小丫头的人去做生意。不过,若让小丫头知道顺商通敌卖国,肯定义愤填膺,小脸涨得通红,那他即便大开杀戒,她应该不会反对吧?

九康堂的小掌柜是个还俗的医僧,知道太子殿下明天带七八个护卫去顺堡查探底细,心里叫苦不迭,面上还是云淡风轻地下去安排。好在一会来了封救命的加急信。顾辞从定武城的九康堂知道他要探抚顺,托小萧管事前来帮忙,还带了一封信。她以前只从璀璨阁和九康堂的财报中了解到抚顺城是外贸窗口,大家也不会跟她说太多战事,所以不知道顺商的势力如此之大。现在是已婚妇人了,几个大管事才点明顺商有问题。所以她特意找来去过抚顺的小萧管事和几个行商,了解情况,联想到明末的清军带路党晋商,痛陈顺商的行为实属叛国,无论是商人还是农夫,通敌就该死。还提醒他注意每家人的银窖极深,可能有好几层,还有各种藏银地点。因为顺商与内地商人不同在于,顺堡并不是他们起家之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汇聚到此处发家致富,作为转手贸易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财产是易于携带的真金白银。而大虞目前没有大规模的票号业务,银楼只做小额借贷,大商人们惯常携带金银或以物抵押去银楼借钱进行大额交易。所以顺商很有可能储存了许多白银黄金。

顾辞还特意强调了,这个银钱的数量,可能是几十万‘斤’。

袁懿看着翻译过来的字迹,有些不敢相信她用的单位是‘斤’而不是‘两’。不过第二天小萧管事匆匆赶到,一进门就给他解惑了。顺商的财富按他们的日常流水和贸易量算就能估出个富可敌国的数字,而他们并未全部千里迢迢运回祖籍,那最有可能就是藏起来了。袁懿让他下去休息,准备好再去探顺堡,一边传信出去,盯着顺商六家人的祖宅,一边考虑在什么时间点最适合把这些人一网打尽。

按他们这些人的罪责,他不介意屠城,但小丫头可能会很在意他因为听了她的话而落下这个名声,看来功劳还是得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