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辞离开乾清宫,回到东宫明德殿书房,现在她完全没人可商量,叫来穆万清和明庭,发了会呆,才问他们,“我需要找个理由,说明为什么皇上要罢朝几日,大臣们也不能出宫么?”
穆万清没敢马上开口,明庭不理他,如常作答,“您既然不惧谣言,那说什么都无所谓,说不说也无所谓。”
顾辞打定主意,让穆万清派人去请乔禝来拟旨,就说为了让太子护送赃银顺利入京,今天开始全城戒严,鼓励举报严惩犯罪,城门不许进出。还在禁卫军里拿出三个八品营长奖励干得好的衙役,在京兆府给三个从九品巡检的名额,如果想入镇北军,九品排长没问题。想了想,再问一嘴詹事府今日谁当值,知道是谷策后,让他协助乔禝,不然非东宫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合心意。接着顾辞开始补手续,先提笔给看守慈宁宫的李右统领写了个手谕,让他派人清点慈宁宫所有人员名单,不可缺一。然后给邵左统领写了一样内容,但加一句,让她的女护卫去点人,‘免得内卫司难做’。给钱统领的写得最多,细细吩咐了每处的换防和交接问题,让进不让出。
接下来,对着穆万清这个内侍省的大总管,她歪着头思考一会,很认真地说,“穆总管,内侍省的人由你统一约束,我不插手,你可能保证不出问题?”
穆万清愣了一下。
顾辞接着说,“司钥管好钥匙取还,司净管好净车不里通外引,司苑打扫庭院的内侍不乱跑,司医保证拿药和熬药没有问题,司夜做好夜间巡逻不监守自盗,司水保证第一时间救火,诸如此类,可能全权委托你负责?”
“太子妃……”穆万清不知如何作答。
不过顾辞也不需要他回答,她觉得既然皇帝信任这个人,这些近身服侍皇帝和守卫乾清宫的关键之处,他肯定有本事拿住。她插手到皇帝身边,无论如何都不是好事,只管乾清宫之外的人和事就好。所以她一边说一边写手谕,写完拿了皇帝宝玺和她的私印盖上,她的私印还是亲亲老公亲手刻的‘顾辞,希雅’四字。手谕都写好后,顾辞让甘茗誊抄一份记档写明编号、时间、接收人和经手人等项目,再配上一份给接收人签字的回执。穆万清的直接领了签收,其他的交给明庭亲自去送。而且还让明庭多跑一趟西华门外,以东宫名义,给各位大人等候在那的小厮说一声,皇帝留他们喝酒吃饭,啥时候出来不一定。穆总管临走前说,乾清宫的事,他和文青会办好,先让艺青在一边听她吩咐。顾辞不在意这种小节,现在她觉得最重要的是安排戒严后宫里人的吃饭问题。
御膳房总管,两个副总管,七个司正全部叫来。
先问御膳房备了多少天的食材存量,然后慈宁宫、乾清宫、南十八宫和东宫安排多少份量,听总管磕磕巴巴说完数,顾辞直接心算一下,秀眉一挑,“剩下的都是其他宫侍和御林军们吃的?”合着这么点主子们吃喝的东西和宫侍的嚼用一样多,贪得太狠了点吧。
总管哭丧着脸跪趴在地,这太子妃算得也太快了吧。
顾辞没想听他求饶或喊冤,转头问角落里隐形人一般的那个内侍,“艺青,如果我要罢了他的官职需要什么手续?”
艺青抬头呆了一下,才俯首答,“太子妃可即刻取了他的对牌,交给慎刑司审其罪行。”
顾辞凝眉思索片刻,让总管把对牌拿出来放桌上,抬眼看向另外两位副总管,“我需要一人带上食材和一队御厨,到南十八宫里做一个月饭菜,哪位自愿去?”
乾清宫、慈宁宫和东宫都有完整的御厨班底,材料够,给下人们做饭完全没问题,南十八宫虽然四妃各有小厨房,但不见得能让所有宫侍吃上饭。两人对看一眼,年纪较长的二把手先开口,“奴才在宫里时间长,人面熟,还是奴才带人去比较稳妥。”
顾辞欣赏地看着他,“你把对牌拿去。”
年轻那个三把手顿时很后悔,心里恨得想咬他一块肉下来。果然人老成精!
二把手,现在的新总管没急着取过对牌,激动地继续吩咐。
“南十八宫大概六七千人,你带着五日的食材和足够的御厨进去,用娄德妃的小厨房给所有人做饭。以后每五日会有人再送食材过去,不论人还是物,只许进不许出,明白?”
新总管努力点头,拍着胸脯保证决不贪污腐败。
顾辞和气地看着旧总管,“我暂管宫务,既往不咎,当然如果你们觉得赚我的赏赐还不如自己克扣拿要,来得高兴,你们自然可以继续这么干,我不会阻你们财路,不过日后你们死活我也不会管。”
旧总管痛哭流涕表示要赎罪要忏悔,顾辞让他仍回御膳房,专给内卫司、御林军和普通宫侍们做饭。至于三把手,顾辞试探地问他是否愿意去崇文馆做饭。如果按她的预计,崇文馆还会住进去不少人,有个头脑灵活的人在里面管膳食,应该会比放任他们到处讨饭吃要好得多。
三把手的确年轻,不到三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