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能完虐他老人家。
众人的话题很轻松,基本上都是在聊这些年所见的外夷人是什么情况。
太子对红毛夷、不列颠、高卢等列国很熟悉,知道佛郎机里分为伊比利亚和波秋歌,对这些国家的区别和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让两家人心里狠狠紧了一下弦,重新评估了东宫对海贸的定位,毕竟海贸是萧家人一手搞起来的,他们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等到太子问及外夷几次著名海战,以及如今还是不是大食的舰队最强盛时,连米老爷子的脸色都郑重起来了。
“殿下真是博闻广记,令人佩服!”
袁懿笑着和他们打哈哈,绝口不提他们上折子之事,按既定方略继续闲聊,连季风航线和各国贸易都谈到了,话锋一转,重点提问东瀛情况。
米老爷子心底暗叹,他们两家正是在南洋和澎湖上没落到多少好处,被佛郎机人占了大头,才想从东瀛分一杯羹,虽然风津城和安东城的水军并不做太多走私的活,但架不住人家是官,自己是民,又有太子妃的家底在,若没个途径切进去,日后定然是麻烦,所以才不遗余力地想和东宫合作。看太子对海贸的了解,恐怕之前是他们想得太美了。他当下立刻表态:“殿下,米家愿倾举家之力开展新航道,至于坞镇之事,全凭殿下拿主意。”
苏家自然跟进,并表示平南军无水军编制,愿意并入安东军。
事情顺利得有些意外,袁懿想起顾辞的提醒,更不敢接茬,把话题带到海外物产上,表示多多益善,尤其细问了一下米老爷子所遇病症如何。这次米家人没隐瞒,一个黝黑干瘦的老水手把所见病情细细道来。
方寸小间里的顾辞来不及思考,只能用速记的本事把每句话都写下来,她真是一孕傻三年,感觉脑子都不如原来好使了。
这事袁懿很重视,表示一定马上让九康堂研究治疗方案,尤其在沿海地区重点宣传,并且特意提示丹青阁可以买到所有的九康堂编写的防治手册。
苏大老爷神来一笔夸赞到,“殿下与太子妃真是夫妻敌体不分彼此啊!”
袁懿露出今日第一个真心的笑脸,想到他是唯一一个没给东宫送女人的商贾,暗暗决定为了表扬他的上道,以后海贸可以考虑让苏家挑大梁。
米老爷子眼角一跳,这才相信了太子妃在东宫的地位,不是他以前想的凭家世和子女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的女人,那么东宫名下产业,包括所有收益也是太子妃一手掌管之事,应该也是真的!好在还没送族里的女孩入宫,尚有回旋余地。若今日与太子谈不出什么名堂,可以考虑从太子妃那入手。
***********************
腊月完了要过年,过完年还要休息到二月初六这个钦天监定的吉日,才开始新朝的第一次大朝会。这次是考成法实施一年以来第一次宣布考核结果,该找的关系,该跑的门路,过年时都应该烧完香了,这会端看皇帝如何处置不合格官员。
不得不说能做官的永远是社会精英,至少智商和资源不是劳苦大众可比的,半年前那次结果已经让大部分官员了悟考成法的功效,只不过时下作弊手段尚未发达,没有足够好的法子规避风险,哪怕主观评价再高,也不超十五分。完成没完成,横向与同级别的人比较,上下游一对接,问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谁的过错,谁的功劳,落到纸面上黑纸白字。
皇帝听着吏部的总结,心里什么想法没人看得出来。
百官考评之后就是六部总结,每个尚书依次发言,接着众议如何赏优罚劣。说重了吧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都是同朝为官的僚属,说轻了吧,一年里十件事八件办不好,谁敢保?何况半年前已经给过一次机会,仍不见改善,显然是能力问题。
一下子金銮殿里鸦雀无声。
皇帝毫不意外地让太子发言,袁懿就知道这种得罪人的事自己得上,好在有个可以偷师的媳妇,很淡定——想来定好规矩即可,每级末位淘汰,最低的十分之一降级,下级最好的百分之五擢升,换级不换岗,降级的去下县,升迁的去富城,再者拿出内库一笔银子,按考核结果给奖励。
得罪人的事我出头,那皇帝的口袋就出出血吧。
基调一定,下面人立马知道怎么干活,倒是荔南城和粤海城请设市舶司的折子静悄悄地被皇帝直接递给太子,让他出个督办条陈。
吏部考功司的农掌司就在唐尚书的带领下开始细化末位淘汰制,耳目灵通之人自然会知道这是太子妃执掌宫务以来出的新政之一,于是顾辞突然发现自己从东宫门房和内奏事处收到的请安牌子多了起来……
***********************
袁懿拿着市舶司的折子先去和詹事府众人商议,大家皆不赞成现在启动这事,在考成法的考核下,当地官员不见得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做,太子不是皇帝,官员用不着听东宫指挥。再者,做得非常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