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挖野菜(1 / 2)

两个月后,刘大山的判决下来了。

因刘大山表现良好,供认不讳,配合警察的工作,判了四年零六个月。

村长托人找关系花不少钱,减刑至三年整。

杨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复杂,不知道是不甘心还是不平。

她爸被判了九年,狱中表现良好减刑两年。

果然是有人有钱好办事,做错事了都能花钱减轻惩罚。

同人不同命!

这件事就算尘埃落定了。

眨眼间进入了五月份。

五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

杨灵跪坐在自家炕上,饭桌上铺了一大块藏蓝色的布,布上放着一本红色封皮的书,书只有大人巴掌大小。旁边放着本子。

沙沙的写字声和呢喃声在安静的环境下,清晰可闻。

“野薄荷…又名薄荷草…多年生草本…生于沟旁,田边,湿地…辛凉,解表散风热,止痛…”

“妹妹,别写了,大姐问你去不去山上挖大脑瓜儿?”

杨灵停笔,揉揉发酸的手腕,看向窗外,她哥扒着窗台正在看她,黝黑的小脸,好像个非洲人。

她哥成天在外边疯跑,衣服和脸就没有干净的地方,杨灵无奈摇头。

“哥,你等我一会儿,我收拾一下,我也去。”

过了半年,杨灵的头发又长了一些,垂下来已经胸前了,齐刘海儿,一双眼睛越发有神了,不常在外边疯玩,脸蛋干净白嫩,笑的时候像洋娃娃。

杨盛心想,他妹真好看,难怪爸爸喜欢妹妹。

把脸凑到玻璃窗上,左看看右看看,呲牙“嗯,好像是有点黑,白了也能好看。”

“哥,走吧。”杨灵拎着一个小筐走了出来,筐里放了一把小镐,旁边跟着马玉梅。

“哥,姐说要去哪里了吗?”

“姐说现在地里正在种苞米,翻过的地不好找,去南河边,那边多,妈也去吗?”

杨灵:“妈不去,她自己在家也没意思,让她在奶奶家陪奶奶。

哥你作业写完了吗?后天就开学了。”

杨盛摇摇头,“还差点儿,回来写,没事,保证能写完。”

杨灵点头“那就行!”

韩老太家,杨丹正和一个小姑娘靠在一起说些什么,时不时的发出嬉笑声。

“姐,婷婷姐!”杨灵冲两人打招呼。

“唉,灵儿来啦!那我们走吧!”王婷笑着回应,本来就小的眼睛,笑的时候眯成了一条月牙儿,娇俏又可爱。

王婷是她大姐的好朋友,家和唐诗是一个村儿的,不过今天唐诗没来,说是去她奶奶家了。

“好的,婷婷姐,你们等我一会儿,我叮嘱我妈几句。”

杨灵牵着马玉梅的手进了屋,“奶,我妈就放你这儿了,我和我姐他们去刨大脑瓜儿了。”

韩老太正在做鞋子,看大小,不是她爸的就是她老叔的。

老太太忍不住叮嘱:“去吧!不行下河啊!水还凉呢!就在岸上挖,看中午了就回来吃饭。”

“知道了,奶奶。妈,你就在奶奶家待着,我挖点大脑瓜儿就回来,乖啊!”拍着她妈妈的胳膊,交代记录就往外走去。

外头的几个人见她出来,抬步往大门口走去,几个人叽叽喳喳的聊着小孩子没营养的话题。

“妈,灵儿,灵儿。”马玉梅看向韩老太,意思是闺女走了。

“我看见了,她们去挖大脑瓜儿了,中午就回来,安心待着。”韩老太语气平静,又似在安抚。

“哦,妈,大盛呢?”马玉梅好像才想起还有个儿子。

韩老太…刚才和杨灵站在一起的不就是吗,这是光看闺女了?

“和你闺女一起去挖大脑瓜儿了。”

“哦!丹儿呢?丹儿去哪儿了?”马玉梅好奇的左看右看。

韩老太……不想说话。

“和你闺女儿子一起去挖大脑瓜儿了。”

“哦”

马玉梅无聊的盯着座钟里的钟摆,左…右…左…右…左…右…

杨灵几人走走停停,路边看到大脑瓜儿就停下,偶尔有婆婆丁也会挖一些,韩老太爱吃这个。

小河在下台子村附近,在胡家子村南边,所以他们村人都管它叫南河。

离他们村不算远,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小河水很浅,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细沙,越往西边走,河水越宽越深。

不过他们不下河,这会儿水还是有点凉的。

小河这里的地势很低,比马路还要低上几米。

三个女孩手拉手顺着滑坡慢慢往走下,杨盛不怕这个,嗖嗖就往下跑去。

“姐,书上还有榆树钱儿呢,回去的时候摘点。”

杨灵馋榆树钱儿烙的饼子了,加点面粉,鸡蛋,葱花,盐,好好吃,吸溜。

“噗嗤…”

王婷被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