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胡搅蛮缠了,你能怎么样,来打我呀。”
“嗯好,我当裁判,谁输了我替谁。”打完电话的李海也是没忘煽风点火,紧着撺掇。
他们三个连闹带搅得,倒是将阴森伤感的气氛冲的一干二净。而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几个女人也忘了恐惧,嘻嘻哈哈的帮忙收拾营地。
两个小时后
“呜呜……”
若有若无的哭声,将热烈的气氛一扫而光,几个女人吓得堆到了一起,本来还围坐喝酒谈笑的12名前军队精英,顷刻间完成了保护阵型,将火堆四周的人围在当中。
水馨柔除了脸色有些发青之外,总体上还算稳当。比起她来,唐雨可就有些撑不住劲了,缩在没有怀里,哆哆嗦嗦地问道:“阿牧哥,真的……真的……有鬼!”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泣!”唐岳的胆子还算挺大,站起身注视着漆黑的夜色。
牧羽轻抚着唐雨的秀发,盯着不远处的土堆说道:“哪有什么鬼,更没有鬼泣,那是风。”
“风!?”
“不错,就是风。”这回说话的谭正,见众人都将疑惑的视线投向他,谭正召回仍处于警戒状态的十二生肖,才最终揭开了谜底。
“刚才趁你们搭帐篷的时候,我仔细看过附近的地形。据我观察,这条老龙沟的构造很奇特,高低错落、时宽时窄、回旋又多,一旦有风刮过,就会产生各种声音。本来在此之前我还有些不大确定,但经阿牧一说,我才最终确定了这种想法。可是阿牧,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是父亲告诉我的,爷爷奶奶在离开北疆之前带他来过一次,也在这住过一夜。”
唐岳重新坐回篝火前,看着牧羽问道:“阿牧,你刚才说的287条冤魂是怎么回事?现在总该告诉我们了吧。”
牧羽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又点上支烟吸了几口,才慢慢说道:“李哥刚才说过,牧家屯的人在39年的时候被迫牵走了。”
“嗯,当地人是这么说的,不过具体的他们都不知道。”
“他们当然不知道,因为那些小鬼子不会告诉中国人真相。不过他们还是说了句实话,牧家屯的人确实是被迫牵走了,他们都被迁到了……那。”牧羽伸手指着不远处的土堆。
“你说什么?那下面埋着、埋着……”唐岳指着土堆的手不停的哆嗦着。
“是,都埋在那,最大的87岁,最小的还没出满月……”牧羽说不下去了,眼泪顺着指缝滴了下来。过了好一阵,牧羽才接着说道:“9.18事变之后,牧家屯的人就从未停止过抵抗行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自发性行为,后来就开始加入抗联,差不多所有的青壮年都去了。
对于这样的行为,小鬼子自然恨之入骨,没少来扫荡过。但因为牧家屯的人心齐,又熟悉这里的地形,小鬼子才一直没得逞。后来,小鬼子不知怎么了解到,每到过年的时候,牧家屯的人不管离得多远都会回家过年。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小鬼子就放松了对牧家屯一带的清剿,好让人以为他们没办法了。
果然,牧家屯的人上当了。39年除夕,正当牧家屯的人准备过个安生年的时候,小鬼子突然包围了这里,开始进行血腥屠杀。当时除了没来得及赶回来的21人,一个被炮弹震晕掉进雪坑里的人之外,共有287人遇难。
为了这次清剿能顺利进行,小鬼子动用了两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194人)和一个炮兵中队(128人,4门野炮)。本以为以这样的兵力对付300多村民,应该很容易的。但让小鬼子感到震撼的是,除了动不了的人之外,牧家屯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束手待毙,全部力战而死。而小鬼子的损失也超过百人,一个中队算是残了。
事后,小鬼子为了掩盖其屠杀平民的暴行,将所有遗骸运到老龙沟加以焚烧掩埋,对外则声称为了修建对苏防御工事,将这里的人强行牵走了。当时这样的事很多,这里又是地广人稀,再加上正值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没人去深究什么。这段血泪史,也就被掩埋了。”
“不是还有一个人没死吗,他没将这事公布出去?”张中华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
“有仇自己报,牧家屯的人从不会求助外人。除了牧家屯幸存的21人之外,他没告诉任何人。在得到消息之后,那21人先后脱离各自的部队返回家乡,开始了复仇行动。那个人晕过去之后的事,就是在一个当时参与屠杀的军曹的日记中看到的。
到44年底,除了实在找不到的,当时参与屠杀的小鬼子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国的。牧家屯总共幸存的22人,也只剩下了3个,其中就有当时在村子里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