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报纸的雏形(2 / 2)

的。”一句话如油入沸水,民众甚至帝王也兴奋起来了。

炎炎夏季靠什么度过,不就是这些冰块吗?

“只要将硝石溶于水中,它会大量吸收热量,水就会慢慢结冰的。至于配比,就需要你们慢慢试验了。”顾宁回道。

听到这话,尤其是唐以前的朝代帝王百姓都震惊了,就这么简单吗?

消灭了海鲜后,顾宁一家回了村里。顾爸顾妈在农庄上有自己的活计要干,便与顾宁分道扬镳了。

顾宁巡视了一圈自己的农场,也回了家。

坐在躺椅上,她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听来非常欠扁的问题,就是自己拥有那么多钱该怎么花。

她从来抱有的态度都是知足常乐,如今有了数不清的钱财还真是让她感到有些头疼。

唯一能想到的还是尽可能帮助到历史直播间的人们。

不过一味的施舍并不是什么好方法,人自己还得有立身之本才是正理。

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干脆睡觉了,睡醒了又是美好的一天。

“如果说知识的载体是书籍,那书籍的载体便是纸张。我已将造纸术和印刷术综合汇编发给各位帝王,愿你们善加利用,造福百姓。”

这一日,顾宁想到古代笔墨纸砚的珍贵,便有了前头这一说。

思索半晌,她又补充道:“如果解决了纸张的问题,在还没有彻底完成全民识字的目标前,想要达到政令畅通的目的,可以利用报纸的形式将颁布的指令完整下达。”

“报纸?是否就是邸报。”宋仁宗赵祯发问道。

“是也不是。”顾宁回应,“报纸与邸报一样,都有传达政令,下达指示之用。但是报纸因其面向普通民众,范围更广,涉及面也很大。报纸可以刊载国家大事、时事新闻、帝王发言、官员任免问题、抢险赈灾情况等等类目,甚至也可连载话本、生活常识等等栏目。”

顾宁解释得非常详细,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传播媒介,但是却如惊雷炸响在各位帝王的心中。

对呀,朕怎么没有想到。在纸张普及的前提下,发行报纸,不仅可以向百姓传达政令政策,不用担心被贪官污吏所诱骗,还可以加强思想与文化的统一,将发言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简直一石多鸟之计,妙啊!所有有头脑的帝王都在此刻想了许多。

“陛下,老臣有一请求。”孔颖达向李世民请示。

“夫子请讲。”

“回禀陛下。报纸的创办,利国利民,臣请旨将报纸所用文字换为简体字。顾姑娘说的全民扫盲行动应从学习简体字开始。”他终于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了口。

孔颖达虽是学究,却不迂腐古板,比起将替换的繁体字,宣传儒学,人人得以学习仁义知识,才更为重要,他也有他的小心思。

李世民蹙眉思索,没想到夫子竟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过似乎也合情合理。比起繁体字,简体字更利于民众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播,甚至听多了顾宁说的话,他都觉得自己说话有些咬文嚼字,不够直接。

而且顾宁所教拼音与赠送的字典完全可以解决简体字的教学问题。

“既如此,那报纸的创办便交由夫子处理,朕期待全民识字的那一天!”李世民大手一挥,同意了请求。

“陛下圣明。老臣替万民感谢陛下!”孔颖达激动不已,似乎下一刻就想冲出去研究报纸的排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