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坚韧华夏人(1 / 2)

同时,巨大悬殊的科技落差犹如一条鸿沟深深地横亘在大清与他国之间。

在怒其不争的同时,许多人真正有了思想的转变。

没等他们仔细琢磨,视频记录的时间已经来到了1931年。

倭寇不满足于现状,它们企图侵占种花家的一切,自此始,种花家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倭战争。

倭寇在种花大地上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光幕前的百姓们不忍观看,有的妇女急忙捂住了孩童的双眼,不去看那些恶魔的身影。

书生们儒雅不在,对着倭寇破口大骂,只恨爹娘没给自己多生几张嘴。

帝王们更不用说,已经气得直拍桌案,直道誓要杀尽异族人。

唐皇李世民看着倭寇,想到那来自倭国的遣唐使,想到自己竟满足于虚名荣耀,将大唐的文化财富给予他人,自己做了那农夫与蛇中的农夫,气得狠狠拍了自己一掌。

影片还在继续,人们除了怒骂倭寇外,也被海陆空全面作战的阵仗打的愤懑无奈。

种花家在武器装备上实在是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此时人们终于体会到了顾宁说的这句话的沉重含义。

悲愤的阴霾久久萦绕在人们心中,直到他们看到种花军军人英勇无畏,用生命铸成一道道堡垒,誓死守卫着每一寸土地;看到因无桥无法过河时,一个个村妇用血肉之躯搭起“人桥”送军人过桥;看到孩童用生命诱骗敌人......

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抗争中消逝,许多人终是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终于,种花家胜利了!残酷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光幕前的众人集体下意识地松了口气,我们赢了。

这时,所有人都已经将种花家自动归属于一家人了。那些同胞就是他们的后辈啊!

“种花家,好样的!”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带动了一片人的欢呼。

不论是在皇宫大殿,还是闹市大街,亦或是田间地头,所有人由衷地发出一声感叹。

顾宁打开另一个视频,缓缓开口道:“各位在影片中已看到武器的重要性。一个国家要想有话语权,在军事实力上必须要硬,不然只能受他国欺负。”

“经历过太多的种花家就是这么想的。于是,1959年对于种花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年。因为种花家决定要造蘑菇蛋!”

“蘑菇蛋有毁天灭地的巨大威力,所以你们可以想象,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在世界的地位。”

秦始皇嬴政回想着那城市尽毁的画面,非常认可顾宁的话。

“可是种花家由于前期种种问题,一次次错过了发展的机会,与他国的差距更不是几年的问题。要想赶超他国,任务之艰巨,道路之艰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但是种花家,我们华夏子民就是有这么一股劲,在其他国家都在嘲笑我们的前辈白日做梦之时,我们的前辈背井离乡,奔赴荒凉的戈壁滩,埋头苦干——”

视频中,蘑菇蛋爆炸了,那光芒,似太阳一般耀眼。各位面的众人们都惊呆了,一时无言。

“1964年,种花家的第一颗蘑菇蛋彻底爆炸了!”

画面中闪映着科学家们、战士们一路走来的画面,那张张沧桑却精神奕奕的脸庞无不昭示着华夏人的韧劲。

这就是种花家的人民啊!

此时此刻,所有人似乎都明白了种花家为何成就现在的伟业,那是由一个个平凡却不平庸的普通人组成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武帝刘彻对着一旁的卫青和霍去病说道。

“愿为大汉鞠躬尽瘁。”两人齐声喊道。

明成祖朱棣摩拳擦掌,对兵部尚书金忠说道:“北伐该提上日程了。”

各位面的帝王都在准备对异族出手。

这边顾宁讲得有些口干舌燥,决定暂时下个播,去准备些饭菜。

“顾姑娘,别呀,反正下午也要开播,现在就给我们直播些吃食也好啊!”与顾宁日渐熟悉的百姓们也大了胆子,对着顾宁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顾宁一想,微微一笑答应了:“行。馋了可别怪我。”

她走进厨房,见到自家老妈刚从菜市场带回来的马鲛鱼和自家养殖鸡下的蛋,心里有了主意,中午就吃这个吧。

有人见是鱼,顿时兴致缺缺。

“顾姑娘,鱼又腥,刺又多,有什么好吃的呀。”有富家公子发了弹幕。

“我看顾姑娘处理的是鲅鱼吧。”有住在海边的渔民认出了马鲛鱼。

顾宁处理着鱼肉,一边回道:“是,鲅鱼又叫马鲛鱼。我保证做出的料理既不腥又不带刺。”

众人有些不相信,随着顾宁的处理手法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只见她手起刀落,将鱼去头斩尾,仔细地剔除所有的鱼刺,此时的鱼肉已成了一滩白泥。

有大厨连连摇头,果然顾姑娘也不是万能的啊,你看这不就不会下厨吗?好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