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舍里醒来的沈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墓地里看望爷爷。此时宿舍里只有袁朗在,便和他一同去。
到达墓地的时候,袁朗拿出一把香说,刚才路边买的,给老人家点上吧。袁朗在爷爷墓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头,看来梦里的事他都记得。
一个月后,W大出了个大新闻,有名的二代沈锋,把一头黄毛染黑了,还理了个大众发型板寸。不仅如此,他现在GTR也不开了,来学校居然是骑自行车。走路带风,腰杆挺直,活脱脱一个阳光少年。女生们看着他的时候,眼里的秋波更浓了。
男生们,有的说他家破产了,所以才低调了起来。有的说,他这是换个造型准备泡新的妞呢。据说是音乐学院的院花,生得清秀美丽,浓眉大眼,樱桃小口。特别是那头乌发,可撩动了不少男生的心呢,女孩有个美丽的名字,叫董婉秀。
几个月后春日渐浓,学校又组织了一次红色活动,不过这次不是参展,而是作为志愿者在长城脚下的旅游景点做解说员,因为其中有一座占地两千多平米的烈士陵园,所以这次志愿活动被作为红色活动承接下来。
在风和日丽,阳光正盛,春日里两个少年正在带旅游团,其中一个是沈锋。他的穿着蓝色马甲,今天带的是老年团,清一色的老头,这些老头曾经都是一个团的老兵,他们对歌舞演出并不感兴趣,点名要参观幽州烽火台下的一个烈士陵园。这里平时罕有人至,春日暖阳,河山静美,苍柏蔼蔼,绿叶如盖,墓园里一块块的小小石碑,安静的嵌在土里。
大学生导游沈锋,给一众老人介绍着这座陵园“这里一共是一百三十八块墓碑,其中五块是衣冠冢,已经找不到这些先烈的尸身了,所以只能用衣物代替。他们曾经……”
介绍完,其中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端详着沈锋看了半晌说:“小伙子,你长得好像我的一位故人,不过他已经不在了,他就像这墓里的人一样,把血洒在了这片土地里。”
“是么?那我很荣幸。”沈锋有礼貌的回道。
“小伙子你是大学生吧?大学毕业了,想干什么去啊?”老人问。
“老爷爷,我明年就要去当国防生了,将来转业后,想去当老师。”
“国防生啊,有志向,不过那很苦的,你为什么要去啊?”
“为了像这里的先辈们一样,守好这片河山”
一旁的另一个志愿者袁朗,在心中默默说道:为了在这片土地上,那些不该被忘却的纪念。
一连几个月,往生堂无事,学校也无事,袁朗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利用假期沉下心来研究手里的筑梦拾记。
新学期,沈锋通过院校考试,转入了W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他和袁朗说,自己将来也挺想做一名老师的。
唯一让袁朗有点小困惑的是,陈诚的电话总也打不通,他还有好几个字要请教他呢。
不过所幸现在沈锋也在文学院,找他帮忙也是一样的,袁朗把书中的几个字,重新排列组合了一下,交给了沈锋。
沈锋拿着袁朗给的厚厚的一摞纸说:“你这,要不,也来我们文学院得了?”
“不不不,我喜欢的是心理学,在这个专业挺好的。”
“那你研究这干嘛?心理学还得读篆文啊?”沈锋调侃。
“我就是爱好,爱好。”
“哦,那成,改天弄完了我通知你。”沈锋把这一摞纸放入了包里。
“哎,你们学院有个叫陈诚的么?”袁朗问。
“我这刚去,人还没认全呢,改天给你打听打听”沈锋一并痛快的答应下来。
“叮铃铃”袁朗单调的手机铃音响起,结束了二人的对话。
“我在你们食堂三楼等你,快来”陈三的声音。
“你上来吧,我们宿舍是男寝,很方便的”袁朗说,他是真不想去食堂,这赶着饭点来,少不得又得让他请客,他这奖学金还没在兜里捂热呢。
“快来,快来有急事。你秋姐也在呢。”陈三说完就挂了电话。
袁朗看了眼手机里显示的账户余额,琢磨着,今天要不去三楼雅间吧,带秋姐得吃点好的。
他一路飞奔到食堂,远远的就看见靠墙的一排饭桌中,陈三正坐在哪大口嗦粉。桌子上还摆了满了食堂里的各色小吃。
见着袁朗,陈三挥挥手说“去结账”
袁朗不情不愿的挨个窗口刷卡,随着一声“嘀嘀嘀”,饭卡里三字开头的金额,一会就变成了二打头。
袁朗做到陈三面前“你这样,以后我不好申请助学贷款的。”
“别那么小气嘛,奖学金不少吧?”陈三试探着问。
袁朗没搭理他,左右看了看。
“嘿嘿,别惦记了,她今天有课没来”陈三这里的她指的是杜秋。
袁朗瞪了陈三一眼,拿电话取消了雅间预约。
“呦,这美女待遇就不一样啊,看来下次还得把杜秋带上,不然我这伙食的规格都不够”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