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开源节流(1 / 2)

信念能给人们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短短一个月,规划中的耕地,已经全部被幸存者整备完毕。

基地中,留存的抗寒种,被全部种下。

这次播种,小麦小米,也被加入了种植计划。

虽然目前还只有温室大棚,并不利于此类作物的生长。

但智塔所规划的,专业种植基地中,最重要的环境调节装置,“天穹”,已经开始建设。

以十亩为基本单位,每个基本单位,都会被一个全封闭的白色半球形巨大机械土木装置覆盖。

完全隔绝外界环境,“天穹”,就是为了给作物创造最合适的生长环境而诞生的。

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天穹”内部,集成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要素。

并且,“天穹”还会根据土地的不同作用,进行定制化的改造。

不仅仅是耕地,果园,养殖地,八十万亩土地,在未来,都会被数万个不同的“天穹”覆盖。

从开始种植到最后收获,高度自动化的操作流程,将会大大解放人力。

完全建成后,每个“天穹”,只需要十个人,就能轻松快捷地管理十亩土地的作物。

虽然单个“天穹”的建设周期并不长,数量庞大的建筑机器人群组,在智塔的指挥下,三天就能完成一个。

但每个“天穹”所耗费的机械土木资源,都是巨量的。

智械之巢,已经开始制造大型采集机器人,来供给建筑机器人采集所需资源。

中州市城区,一栋栋高楼大厦,开始被解体。

所有能利用的资源,土石,金属,塑料,全部被大型采集机器人分解之后带走。

为了给所有机器人供能,能源机器人的数量增加到了上百个。

每天消耗的一阶晶核数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三万。

虽然手握数千万晶核,但陆鸣心中还是有些发虚。

得想想办法,不能坐吃山空,有机会一定得再搞一票大的。

在幸存者整备土地的一个月中,十个“天穹”装置已经就位。

如果从天空看,就像十个半埋在大地中的白色巨蛋。

“这里面是热的!”

“竟然能自动播种,好方便!”

“这太阳灯,还能模仿日出日落,神奇啊。”

第一次进入“天穹”的幸存者,都在兴奋地到处看,到处摸,惊讶的声音不断出现。

这样的条件,比人住的环境,还要好上不少。

三个月后,八十万亩的种植养殖专用土地被全部整备完毕。

在耕地区域,被种下的第一批粮食,同时迎来了丰收。

“哇呜!”

“老子的土豆,就是比你的大!”

“我竟然真的种出粮食了。”

兴奋的幸存者们,在挖出各自的劳动成果后,都激动起来。

虽然只是第一批,但曙光基地内,良性的循环已经建立起来。

只要耐心等待,水果蔬菜会有的,鸡鸭鱼肉,也会有的。

“把物资区的肉类库存放出来吧,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养殖区和水产区的天穹建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陆鸣决定,先给基地内,劳累了好几个月的幸存者们,开开荤。

“每人按照登记信息,领取二十克肉,二十克水产。”

“不要着急,每个人都有。”

在王盛锋和李正的组织下,城防军,给基地内的每个人,都发放了肉类。

虽然每个人加起来,只有四十克荤菜,甚至只够两口的量,

但二十万人,也把曙光基地从建立以来,积攒的所有肉类,消耗完全。

看着空荡荡的冷库大门,陆鸣并没有一丝心疼,这就是所有付出劳动的幸存者应得的。

“老大,还有一个问题。”

杨四午找到了陆鸣,言语中有些急迫。

“怎么了?”

粮食丰收,幸存者们心中充满希望,陆鸣一时,想不出,哪里还有杨四午搞不定的问题。

“咱们这次的粮食,丰收过头了。”

杨四午的话让陆鸣先是一愣,然后很快明白过来。

因为基地只收取了幸存者们种植成果的三分之一作为储备,所以,大量的粮食还在幸存者自己手中。

每个人都有余粮,心中自然就会有各种想法。

之前陆鸣承诺了可以兑换基地的其他物资,所以,大量幸存者,都要用自己的粮食,兑换自己心仪的东西。

但曙光基地中的其他物资,存量并不多。

如果按照幸存者如此巨大的兑换需求来算,可能坚持不了三个月,物资区就空了。

“没事,我来解决。”

陆鸣在短暂思考后,很快有了两个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