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恪设计的,里面很多船舱不敢说很奢华,但是比普通的运兵船都要强。
比如空载1200吨的运兵船,如果只维持十天左右的自持航程的话,它设计的最大成员数量可以达到1000人,如果搭配补给船,它能塞进去1500人。当然,条件就别指望有多好了,现代船只的条件都没多好,更何况古代。
再说了,古代也不会长时间在海上远洋,都会隔一段时间靠岸寻找补给,尤其是淡水资源补给。
李恪他们不会在这里停留太长时间,等李恪等人的随身物品转移在秦王号上之后,他们很快就会离开这里。
第二天大早上,整个船队补给完毕,随着一声低沉的号声,船队再一次离开港口,而这一次总计有10艘船只组成的建队,1800吨排水量的秦王号一艘,1200吨排水量的其他船只4艘,剩下的都是800吨左右的船只。
不过这些船只都改装了现代的风帆布局,不仅仅是三角帆,或者说,三角帆只是船头有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