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晴芸家的这本经可不是一般人能念得下去的。所有人的幸福是一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苦难都相同。晴芸从姐姐生病后就饱受精神的折磨,父母同样也是,在廖中凡那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小时候廖中凡管晴芸管得严,晴芸不怎么喜欢跟父亲亲近,很小的时候晴芸跟姐姐抢板凳被甩在地上,后脑勺被留下外凸的后遗症,好在她的头很小,伤的地方不是很显眼用头发完全能遮住。但是姐姐听话,家里人总会夸姐姐,基本很少有人骂晴川,晴芸总是会被家里人说这说那的,只有晴雨茹会关心晴芸,所以小时候晴芸就跟母亲亲近,晚上抢着跟母亲睡,而晴川则喜欢跟父亲睡,就算父亲喝酒醉她也还是会跟父亲撒娇。自从晴川生病以后,廖中凡的脾气就变得暴躁,家里遇到什么事就开始发火。
在晴芸心里有一段痛苦的回忆,挥之不去,只要想起眼泪眼泪就止不住。姐姐失去理智的时候,吃饭总是添一大碗饭,自己蹲在门口,然后掉在地上的东西她都捡起来吃了,晴川以前很爱干净的,每每想到这个画面的时候晴芸的心就很痛。晴芸本来也不怎么喜欢说话,后来更不愿意跟其他人说话,包括后面她不怎么理小舅,当然这中间就是小舅对她的学业严格要求,只顾成绩不管她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只要成绩下滑了就开始数落晴芸,每次对晴芸的生活也管理严格,晴芸那以后听了姐姐好后说的话,还有在贴吧上看的帖子,说病人这样一定跟在她生活的圈子里的人有关,还看到一个病人的帖子是这样说的,亲戚把她的衣物丢了,都没有告诉她,还是她去扔垃圾的时候见到的,若是家里有人东西找不到了就污蔑她,还跟她身边的人说她的坏话,她不去她家哪亲戚就说你家又没钱还要出去不花钱吗?到时候有问题还不是我们帮你处理,你要借钱我们做亲戚的又不得不给,在别人面前对她很好,但是背地里又是冷眼相对。
晴芸看完这些帖子后就觉得姐姐的病跟舅舅一家人有管,他就不理小舅,虽然小舅是对她门很严但也会心疼他们但是做法终究是有问题的,他的管教也让晴芸不舒服。她就只是不跟小舅说话,知道舅母没有那么疼他们,但是最有责任关心和照顾好的才是小舅,因为他们有血缘关系,小舅母不关心也是理所当然的。
那以后晴芸小舅回老家也就是外婆家,每次小家带很多吃的回来,外婆都会拿一些吃的给晴雨茹。然后要是家里人没有到外婆家去跟舅母闲,外婆就到家里数落晴芸父母。晴雨茹从小又很听外婆说的话,不管对错她都没有自己的判断,说什么都信,然后因为晴芸生小舅的气她就不去跟小舅闲,小舅来她家的时候她总是要到马路上去溜达,还从院子背后的小门出去家里人都不知道,等小舅走了后她才回来。每年过年小舅和舅母都会回家过,买很多东西专门给晴芸家的年货,每次晴雨茹都会从东边外婆家,搬回西边家里,可是买给晴芸的衣服晴芸的衣服晴芸不穿,吃的东西要是从外婆家拿回来的她也不吃,什么水果啊,零食啊,就算过期她晴雨茹说浪费了,她也不会吃的。
就这些事家里人都知道,外婆最疼小舅,知道晴芸这样小舅不舒服,外婆更是心疼她的小儿子,不顾她们两的孙女情会骂晴芸,晴芸知道外婆事长辈不会回嘴,也不想解释,要是父母骂她便要怼回去,外婆说的话中带刺晴芸听着难受,那后面她不跟小舅打招呼,母亲父亲也因为这样说晴芸,家里人都觉得晴芸不对,可是晴芸心里不开心不想理小舅,特别在后来结婚的时候因为姐姐生病要找个上门姑爷,这样一来晴芸找对象不能随心所欲,外婆还告诉晴雨茹说,以后晴芸的孩子给晴川,让小孩给晴川养老,晴芸听到更不可理喻,觉得这家人把什么责任都推到晴芸身上。
晴芸自知家庭责任,所以他会对冯楠要求,可是冯楠很多时候都像小孩子一样,大多事情他都不能处理,也不明白他要跟晴芸在一起所要承担的事情,这样以来她们总是会吵架,小时候家里有事,大大小小都是亲戚帮忙解决的,晴芸想自己有能力不考亲戚,希望落在了对象那里可是得到的只是她家人的付出,她很失落。在家里事情上晴芸是感激亲戚的,但姐姐的事她觉得他们有责任,可是外婆总说老是他家帮衬着我们家,给的那些晴芸得感激,可是看病家里人自己掏钱了,给别人的感觉就像是晴芸家没有掏钱,还想着晴芸将来有出息要还回去,晴芸就对这个做法很不满,她的事她自己能做她就不会麻烦亲戚。
毕业后,父亲常生病,感情不顺,事业上亲戚让晴芸考公务员事情很糟心,然而晴芸不想回老家发展,二舅就说晴芸:“人不能忘本。”晴芸听后很伤心,小时侯在她心里她最尊敬的人就事二舅,二舅很会关心她,还会给她很多零花钱,买衣服买学习用品,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内心是崩困的,家里最高文凭的大舅都会偏向家里人,那种情况下就再也没有人能够体谅晴芸。在小辈中,学习成绩好的也只有晴芸一人,各家都会攀比,家里人就觉得考公务员只有晴芸一个人有希望,知道晴芸不想考公务员的时候家里人都会站出来说晴芸,还说有人有小孩了都在考,有些人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