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向着苏乐不熟悉的巷道驶去。
苏乐将帘子掀开一条缝往外看,京城的繁华比十年前更甚。
苏二太太凑过来,“还记得这是哪里吗?”
苏乐摇摇头,商铺大多都换了招牌,一时间还真认不出。
“这是往汴河西段去,过了兴国寺桥就能到家了。”
与以前的家是两个方向,她安慰着自己,搬家是好事,睹物思人,祖母一直住在以前的家估计早就扛不住了。
“到了,一会儿带乐儿看看祖母为你新布置的小院子,你一定喜欢。”
苏乐笑得眉眼弯弯,待马车停下,她先一步下车,接手婢女的活,先扶祖母下车,又扶二婶下车。
墨来几人坐的马车跟在后面也停下来。
“这……一点也不像一相之府啊。”
柳星野看着眼前只是比一般人家大一些的房屋小声说道。
“苏相为人一惯低调,我早猜到苏府不会太惹眼。”
墨来也小声回道。
孙嬷嬷带着一众婢女站在大门前,见到苏乐赶紧迎上来,“见过二娘子。”
谷兰带着一众婢女跟着行礼,“见过二娘子。”
苏乐上前双手扶起孙嬷嬷,“孙嬷嬷您可别折煞我,小时候您还带过我呢。”
孙嬷嬷诧异不已,握着苏乐的手看向苏老夫人,“老夫人,您可听见了,二娘子还认得我呢。”
“她看到朵儿也是一眼就认出来了。”苏老夫人心里别提多舒坦,出去了十年的孙女一家大小她都记得。
孙嬷嬷抹着泪,上上下下打量着苏乐,“二娘子长得真好看,像,像他们俩,好,真好,唉,老了老了,爱掉泪珠子了,二娘子可别笑话我。”
苏乐哪里会笑话她,心里一层一层泛着酸,真好,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她。
“进去吧,别老在屋外站着,让人看笑话。”
苏老太太发了话,孙嬷嬷领着苏乐往里走。
“先等等。”
苏乐向后看去,招招手让墨来几人走近些,好让这些人认认脸,“他们三个都是这十年和我同生共死的朋友,墨来、柳星野和惹木。”
“苏老夫人好,苏二太太好,孙嬷嬷好。”
三人上前见过礼,站在原地任由她们打量。
孙女用同生共死来说明关系,这其中包含的意义不言而喻,苏老夫人一一看过去,三个孩子眼神清澈,身形挺拔,她暗自点头,都说物以类聚,看得出孙女这些年的教导并没有走偏。
“都是好孩子,看着就让人喜欢。”
既然是二娘子的生死之交,苏府也不能怠慢,孙嬷嬷笑道,“不知道二娘子会带客人回来,我这就着人去收拾出来,谷兰。”
谷兰上前一步准备听吩咐。
苏乐赶紧说道,“不麻烦嬷嬷,她们俩和我住一个院子便可”,又对着墨来说道,“你带着朝夕队去之前定好的院子里住下,过两日我来寻你,对了端言姑姑呢?”
这半天,也没见着端言姑姑的人。
众人朝马车看去,端言姑姑正站在马车旁,见苏乐向她招手,她才走上前跪下来。
“端言给老夫人请安,给苏二太太请安”,她抬起头两行眼泪直往下掉,“孙嬷嬷。”
孙嬷嬷两步上前在她身上拍打两下,颇有母亲教导女儿的架势,“出去十年不想回了吗?跟着二娘子回来了也不来见礼。”
“嬷嬷”,端言抱住她的腿,仰头看着她,孙嬷嬷一边抹着泪一边拍打着她,“你哟。”她心里疼,看到她就想起那个她一手带大花朵般的女孩,就想起当年的那场事,也毁了端言的后半生。
她知道,端言不敢走近,是怕苏老夫人看到她触景伤情。
“好了,我没你们想的那么弱,这大半辈子什么没经历过。”苏老夫人走上前将端言拉起来,“你把乐儿教得很好,这十年辛苦你了,走走走,进屋说。”
端言终于挂上了笑容,随着大家进了府。
府外看着不起眼,府里又是另一番风光,没有金碧辉煌,也没有雕梁画栋,一切中规中矩,除了占地面积大一些。
苏老夫人一边走一边给苏乐介绍,“刚刚经过的地方是给你爹留的院子,这边是你二叔的院子,与之相对的是你三叔的院子,这边是我住的正房,你的院子在就在我住的后面,你祖父题了一个竹字,你在信里跟我说每日都会练武,我让人将你院里的花花草草都拔了,给你夯了一块练武的地方。”
苏乐听得起劲,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记,往后不能跑错了。
“你的院子里有个小后门,方便你进出,我听说了,一般的男孩子打不过你。”苏老夫人脸上带着得意,当初若不是苏家家规严,以她武将出身,多少得给女儿安排一套防身术。
苏乐笑眯了眼,“二般的也打不过我。”
苏老夫人哈哈大笑起来,苏乐虚了一声,“咱得保密,来个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