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好酒,多钱一坛?”李白问。
“如今粮贱,十文一坛。”焦遂说。
“若送到长安呢?”李白问。
“最多十一文。”焦遂笑着说。
“一车装多少坛?”天宝问。
焦遂羞愧地笑了,说:“我没有车,也没有给人送过。”
“置办一辆马车,需要二十两银子。”杜甫说。
天宝看了风娟一眼。风娟又拿出两个银元宝,交给天宝。
天宝把元宝交给李白。
“好,你派人把酒送到长安金光门里的浑脱剑器行,就说一坛五十文。若她们问谁让送来的,就说李白。这是给你置办马车的钱,就从酒钱里扣吧。”
李白说着,把两个银元宝塞给焦遂。
“这是哪位王公大臣的宅院?”焦遂接过元宝,疑惑地问。
“是遥领陇右节度使刘天宝的宅院。”李白哈哈大笑起来。
“也是翰林院大学士李白的宅院。”天宝说。
焦遂一愣,想不到天宝一个孩童,竟是正三品的官员,忙向天宝行礼,说:“既是自家人吃酒,那就不能要钱了。”
“你不懂我五哥的意思。我们自家吃五十文,若再有人来买酒,就要六十文了。”天宝笑着说。
焦遂、杜甫明白过来,不由大笑起来。
“《酒诰》中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你祖上姓焦,如何成为杜康酒的传人?”李白好奇地问。
焦遂笑笑,说:“据《族谱》上说,杜康为黄帝时代人。一日偶进少陉山中,遇到一个猩猩部落。他们喜饮酒,善酿酒。杜康便虚心向他们求教,他们便将酿酒之术传给杜康。杜康回来后,按照猩猩传授的办法,果然酿出美酒。后来,杜康收了两个弟子,一个叫仪狄,一个叫焦革。焦革就是我的祖上。”
“《族谱》上,可详细记载这个猩猩部落?”天宝问。
“可惜没有。据说猩猩部落里的人,他们浑身黢黑,看不清鼻子嘴巴;倒是眼睛明亮,牙齿洁白。他们光着脚,身上穿着用草叶制做成的衣服;个个能歌善舞。”焦遂说。
“这座少陉山在哪里?不知这个猩猩部落还有没有?”天宝说。
“在虎牢关的东边,有一座少陉山。我年轻时曾经去过,但与《族谱》上的记载,大相径庭。至于猩猩部落居住的少陉山在哪里,已经无从考证了。”焦遂说。
“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此生若遇到他们,当一醉方休。”李白说。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