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这种远古的史前庞大生物,曾一度靠着超强的繁殖能力,大量繁衍生息,在中生代三个纪元,一共支配全球生态系统长达1.6亿年。
它们是当时最聪明的动物,也是当时体型最庞大的物种,依靠庞大的身躯,顽强的适应能力,统治全球各地。
成为地球上名副其实的主宰者。
光是在白垩纪八千万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植食性恐龙,还是食肉性恐龙,其丰富多彩的种类高达上千种。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白垩纪中晚期,也就是大约6500万年前,随着盘古大陆不断分裂,地球所有自然环境开始发生了巨变。
骤变的季节性气候,导致雨水的突然增多,大片内陆地区消失,海水不断上涨,淹没恐龙赖以生存绝大多数的栖息地。
冷空气也开始在这个时期,陡然下降,白天更短,晚上更长,气温不断下降,各种大自然灾害纷至沓来,尤其是火山喷发,带来的恶性循环,不断冲垮恐龙王朝生存最后的一道防线。
大量火山喷发,一旦发生,它并不是小范围的,而是全球性,乃至地域性的。
这种超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席卷地球,那将会势不可挡,威力无比,任何挡在火山喷发面前的所有生物,都难逃一死,尽数会在短时间内被滚烫的岩浆迅速蒸发。
火山喷发,会造成大量滚烫的岩浆从地底冒出,之后由喷发的源头中心,不断向外涌出,如滚滚江水,像蜘蛛网一般,流入可以释放的任何区域。
恐龙就算种类繁多,规模庞大,体型巨大,身上拥有多种防御性极强的装备,叠甲的,带刺的,出肉的,但它们也是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抵挡住滚烫的岩浆,如果被岩浆吞没,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火山喷发时间越长,滚烫的岩浆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肆虐,超过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可以焚烧地表上任何栖息的生物,那么这对于地球上生存的恐龙带来的灾难性,会更加恐怖,血腥。
因为恐龙也是地球生物种类的其中一员,其它生物无法逃脱劫难,那么体型庞大的恐龙自然也不能。
岩浆所经之处,无论是茂密的森林,绵延不绝的溪流,郁郁葱葱的山谷,甚至广袤无垠的平原地带也不能幸免于难,,都将全部化为一片死寂之地。
任何被岩浆席卷过后的动植物,在灾难过后,化为灰烬,或成为烧焦面目狰狞的尸体。
曾经生机勃勃的山川河流,最原始先驱动物们的游乐场,赖以生存的家园,都将在灾难过后,变得满目疮痍,郁郁葱葱的山谷,也在此时黯然失色,到处千疮百孔,成为一片寸草不生,不毛之地。
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晚期,经常发生,但这不过只是造成大规模恐龙种类灭绝的一个小插曲,还有更多的灾难,随着盘古大陆不断分裂,源源不断的袭来。
海啸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这种超大规模的自然灾难,虽然比不上大量火山喷发,带来的一系列生物灭绝的严重毁灭性,但是同样非常可怕。
火山喷发可以席卷全球各地,海啸同样也能做到,一旦从深海来临,波涛汹涌的海水高度,可以达到几百米,以时速几十公里,从海洋深处迅速涌入陆地,猛烈的海水,狂轰滥炸,犹如密密麻麻发射在地面上的迫击炮一般,威力无边,一往无前,空前绝后的破坏力,给陆地上生活的恐龙,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任何被海啸席卷的生物,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别说疯狂逃窜了,在海啸降临头顶之前,这些渺小的恐龙,连逃生的出口都找不到,没有任何避难所,它们唯一的结果,就是全部被海啸完全吞没,集体淹死。
除了这些大自然灾难频频发生,给恐龙王朝带来新一轮又一轮走向覆灭的打击之外,骤变的气候,也是导致恐龙王朝真正走向灭绝的真凶。
因为在白垩纪中晚期,气温不断下降,雨水的突然增多,很多生长在地球上的植物,因为无法受到光合作用,开始从地球上纷纷消失。
各种裸子植物,蕨类植物,银杏,针叶,阔叶植物,有花植物,禾本科一类有趣的植物,和被子植物,纷纷开始减少。
植物的大量减少,这对掠食者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值得有意思的是,周围的植物大量减少,这势必会导致以植物为生的食草恐龙,缺少食物来源,一旦没有了植物可以食用,植食性恐龙就会饿死,直至消亡。
植食性恐龙大量灭绝了,必然会导致连锁反应,就像杀鸡焉用牛刀一样,食肉恐龙以食草恐龙为生,很多大型食肉恐龙,每天需要进食大量食物和水,才能存活下去。
如果大量食草恐龙灭绝了,周围没有猎物捕杀,那么以食肉为生的食肉恐龙,也会跟着食草恐龙,一起纷纷走向灭绝。
往往白垩纪晚期,发生在全球各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或者骤变多端的气候影响,首先灭绝的都是大型恐龙,因为它们都是大块头,需要进食大量食物和水,才能维持身体机能运转,更好的生存下去。
而小一点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