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招呼着袁绍、袁尚一起上马,带领着兵马向着临淄方向而去。
当他们到了距离临淄还有二十里左右的路程时,汉室朝廷的文武百官在徐庶的引领下,列队也来迎接袁绍。
这些官员也用了很隆重的规格列队等待,并一起向着袁绍说着欢迎和恭维的话语。
袁绍看着这些文武官员,其中不乏有一些过去的旧相识,但此时他已官居大将军位极人臣,自然也不会再把他们放在眼里,只是傲慢地看着众人点了点头,丝毫没有停下脚步。
袁谭这时上前,凑近袁绍低声说道:“父亲,我已为您选好了地方,可以让兵马在此扎营,然后您和三弟一起随我进城。”
袁绍还没有说话,袁尚却先表达了反对意见,开口说道:“大哥,你什么意思,不允许我们的的兵马入城吗?”
袁谭赶忙解释道:“三弟,按照大汉律例,外阜兵马是不可以进入都城的。”
袁尚听到这里有些不满地哼了一声:“哼,从打董卓入雒阳,李傕、郭汜入长安,这条律例早就名存实亡了,还有必要遵守吗?”
袁尚这句话一出,袁绍都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暗骂他不会说话,这不是存心把自己比作了那些乱臣贼子了吗?!
“三弟,正因为汉室衰微,才更需要我们这些忠臣来匡扶,重新树立起规矩。为兄我虽为司空,但部下兵马平时也都是驻扎在临淄城外,只有少量亲兵可以进驻临淄。”袁谭却没有动气,只是温声细语的向袁绍和袁尚进行着解释。
袁谭这么一说,袁尚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转头看向袁绍,去征求他的意见。
“文丑,你带兵马在城外驻扎,一定要严守军纪,不得肆意乱行,更不可扰民。”
袁绍深知此时当着文武百官,如果自己坚持带兵进城,肯定要被人诟病,所以向文丑做出了在城外驻兵的指令。
袁尚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袁绍已经发话,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袁谭带着陈到的影卫护卫着袁氏父子进入了临淄城,文武百官也纷纷跟随在后面,组成了长长的车队一起去往皇宫,要先去参见汉献帝。
一路走在临淄街头,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虽然繁华程度无法与过去的雒阳相比,但也足以让袁氏父子感受到了百姓生活的安定。
车队一路行进,来到了新修建好的皇宫外。这里虽然同样比不上古都雒阳皇宫的奢华,但能看得出袁谭也是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和财力去精心打造的。
袁绍看着眼前的皇宫,也在心里暗暗盘算着,如果日后真要重建雒阳,自己要达到的规模不能弱于袁谭,要花费多少钱才行。
宫门外,早有一批黄门内监恭迎了上来。
袁谭率先下马,袁绍父子等人也一起下马。
“烦请公公通禀圣上,就说大将军袁绍与驸马司隶校尉袁尚,特来迎亲。”袁谭遵循臣子礼节,客气地对黄门说道。
“请司空大人和大将军、驸马稍等,老奴马上去向陛下通禀。”黄门连声答应着,快步转身入宫,去向刘协通禀……
……
黄门一路穿过皇宫的甬道,来到了刘协的御书房外,却发现房门紧闭,只有一个小内监守在门口。
黄门感觉到情况不对,赶忙上前向小内监问道:“我不是早就让你去通禀陛下,说司空已经接了大将军和驸马来见驾吗,陛下人呢?”
小内监委屈地回应着:“陛下和二位娘娘一直在打麻将,总说打完一把就来,我已经安排人去请了三次,一直拖了大半个时辰陛下也不肯结束,我也不敢过分催呀!”
黄门听后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我去请。”
黄门转身快步向着刘协的寝宫方向走去。
黄门才刚刚走到寝宫门口,就听到了里面传来了刘协的吆喝声:“胡了,胡了!这次终于轮到朕胡一把大牌了!”
接着传出的就是刘协的狂笑和两位宠妃的撒娇声。
黄门走到寝宫门口,努力提高调门说道:“恭请陛下移步御书房,召见司空大人、大将军以及驸马。”
“都说了几次等一下,你们催什么催!?”刘协不满地大声呵斥着。
黄门吓得慌忙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回应着:“陛下,不是老奴胆敢催您,只是司空与大将军还有驸马以及在宫门外等候了。”
寝宫的门猛地打开,已经穿好了龙袍的刘协快步冲了出来,照着跪在地上的黄门踢了一脚:“你个老东西,不早说司空已经到了?!快,移驾御书房吗,快去请大将军父子见驾。”
黄门慌张地连声答应着起身,向皇宫门外跑去。
黄门到了皇宫门口,恭敬地引领着袁绍父子三人一起进入皇宫,来到了御书房。
三人进入御书房,一起向着已经端坐在正中的刘协行跪拜大礼。
此时的刘协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帝王气质,轻轻将手一摆:“三位爱卿平身。”
袁绍父子起身,恭敬的站在刘协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