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云对日,白浪涛涛,李清玄坐在仙鹤背上体会着风驰电掣的感觉,恍惚间宛若自己御剑飞行一般。
少顷,晚阳暖照,余霞成绮。阵阵晚风卷着落叶奔向远空。仙鹤载着他来到了一处悬崖,化作一股烟雾包裹着他落在沿绝壁修筑的栈道上。
李青玄向仙鹤消散处欠身一礼,而后回身环视四周。薄雾冥冥 远山朦胧如画,崖壁上下植被茂密,粗壮的藤蔓盘根错节。
“仙鹤既然送到这里,想必此处离菜园已然不远。”他心中这般想着,便顺着栈道前行。
微风缓步,叶浪如波,橙黄色的落叶如雨一般飘洒而下。
过了一会儿,李清玄眼前出现一个天然形成的深壑壕沟。远远看去,宛如一把天地神兵将崖壁劈出了一条狭长的裂缝。栈道也由此内转,裂缝之内层林尽染,藤须似帘。
半个时辰后行至裂缝尽处,李清玄驻足捧起顺石壁而下的泉水,饮了一口。甘甜清冽的泉水,使他精神一振。转身望向入口,天地余光下,薄雾濛濛泛着青黄之色,天堑深不见底,鸟鸣声远。
欣赏了片刻,狭缝内的景致,他继续前行。
又过了好一会儿,天边只余一线之光时,李清玄总算走下了悬崖。来到一片深谷,这里被山峦环绕,气候清凉。树林之中还时有幽幽鹿鸣。
他打量着四周,满意地道:“此处,倒是一个难得的清净之地。”说完低头看着眼前十多多亩的菜园不禁又露出一丝苦笑,自语道:“只怕是料理菜园的杂役活不会如想得那般轻松。”
菜园之后是一片白桦林,林间两座草屋,其中一间的烟囱里正有炊烟升起。
他一路上观察着菜园里的各种时蔬,发现和寻常百姓家差别不大,每种时蔬之间以篱笆隔开。个个水灵翠绿,鲜嫩异常。不觉间到了草屋跟前。只听里面时有翻炒之声传出。正犹豫该如何开口之际,一个靓丽的身影飘然而出,手中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菜。看见他愣了一下。
李清玄瞥见对方身着与自己一般道袍。随即施礼道:“师姐,在下道号玄一,新入门弟子。来此……”
“噗呲”一声轻笑。
李清玄看着眼前的女道士一时间惊呆住了。他想起了同样有这般笑容的一个女孩。曾经的约定再一次回响在耳边。
女道士盯着他,玉指理了下耳边的鬓角。笑着说道:“小家伙看什么呢?嗯?人不大心到不小。”
李清玄回过神来,脸上一红。磕磕绊绊了半天什么也没说出来,最后只得低头看着脚下地面,双手胡乱地抓着衣角。
这时女道士玩心大起,弯腰在他耳边吐气如兰地说道:“怎么样?师姐美吗?”
李清玄闻言汗毛乍起,面容越发赤红,头也更低了,双脚十指紧抓鞋底。
“哈哈……不逗你了,来来……进来吧。尝尝师姐手艺如何?”说着一只手端着菜,一只手拉着他到了屋里。
李清玄坐在女道士对面,连头也未敢抬起。
“小师弟,师姐比你早入门些时间,可以为你解答一些门内之事喔。”女道士说着又起身去了外面。一会儿工夫就端着两碗粥回到屋内
李清玄呼了口气,正好想起白天听闻的云龙令之事。当下就问道:“师姐,我今日曾听几位师兄说过云龙令,不知其到底是何物?”
女道士猛然站起,惊愕地道:“云龙令?云龙令!你真的听清楚了是云龙令?”
李清玄被她的样子吓了一跳,回忆了一下,而后肯定地点了点头。
女道士见状,一掐道诀,化作一道青光远去。空中远远传来“师弟,改日师姐回来再登门致歉。”
他望着天边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就吃起了桌上的饭菜。
李清玄用完饭菜,又将屋子收拾干净,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
他静静站立在屋前。夜色下,漆黑的山林之中,夜枭声声。仰望飞鸟穿月,缓缓抬起右手似欲要把明月握在手里。
凉风吹过,衣袖飘摇,他怔然出神之际似是听到了晚风的呢喃细语:“你可是在思念着谁么?”
李清玄嘴角扬起一丝微笑,闭上了眼睛,享受着清风的善意与温柔。
转眼来到菜园已有一年,这一年里他再也未见过那位匆匆离去的师姐,渐渐地便也将此事淡忘在了脑后。
山谷云气多变,急雨来去匆匆,故李清玄每日出门必蓑衣斗笠。月落时起,月升时归。白日碌于菜园,夜晚归于草庐修习太玄录玉宸篇,如此这般日复一日,园中时蔬欣欣,修行也未曾落下。
“夜望山影近,应是云雨来。该回去了!”。他忙碌了一天,拄着锄头遥望远处念了一句。目之所去,山影朦胧,玄月罩纱。正自出神间一阵山风袭来。他紧了紧蓑衣,嘀咕道:“奇怪,今夜的风怎得这般阴冷。”说完,皱着眉转身向草屋走去。少卿行到门前,见一女子身形如烟,飘然而立。
李清玄心中忐忑,面上却极为镇定地道:“你是何人?”转念思量了一下又忐忑地道“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