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显得有些疑惑。
“为什么?以卓鲁的性格,他收到挑战书的时候,应该会立即答应吧。”
“但如果那封挑战书根本传不到卓鲁手上呢?”
蔡偲诧异。
“你是说,金人就算收到了挑战书,也不会告诉卓鲁?”
“没错。”顾宁点头,“虽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金人既然已经决定出兵,那么他们就不会有其他的顾虑,也不会愿意再花时间在一场没有意义的比试上,何况,他们也担心卓鲁到了汴京后,会遭到盘问,透露消息。”
“你说的,也有道理......”蔡偲恍然,“那,你有没有向官家说明?因为万一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到了金人真的打过来的时候,我们大宋的将士要是没有任何准备,那不就等于毫无抵抗能力吗?”
“我已经跟官家说了,最好准备第二个方案,而这第二个方案,当然就是让将士们提前做好应战准备。”顾宁说,“只是,你认为我们大宋,会是金人的对手吗?”
面对顾宁的提问,蔡偲神情中有些怅然。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先保护好自己。”顾宁说,“总之在我离开汴京的这段时间,你就像平时一样,跟我姐姐开门做生意就好,遇到危险,第一时间躲在暗道里。”
“我明白了。”蔡偲点头。
“或许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在暗道里备点食物了。”顾宁说。
“需要吗?”蔡偲迟疑。
“最好还是准备一点吧。”顾宁劝告,“有备无患。”
“那好吧,我待会出去就跟静静说一下。”蔡偲说。
特殊时期,顾宁还是希望做好万全的准备,毕竟,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即将发生。
夜晚,有人急急忙忙来到宋徽宗赵佶面前。
“官家!金人传来书信!”
正在写字的赵佶听见来人的话,立即吩咐道。
“那呈上来吧。”
当书信交到自己手中,赵佶打开后仔细查阅,顿时面如土色。
“这......”
旁边的郭达望着赵佶那紧张的神情,已经意识到书信中写的文字并不简单。
“官家,是否需要臣叫顾宁前来?”
“叫!你马上喊他过来!”赵佶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