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调虎离山(1 / 2)

顾宁说出计划的第二天,在文武百官聚集的早朝上,赵佶对着蔡京说出了要求。

“蔡大人,明天,你陪同康王前往燕云十六州,打探金人消息。”

当赵佶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蔡京一脸茫然,而其余官员,此时望着蔡京的眼神不仅疑惑,甚至带着深深的同情。

所有人都知道燕云十六州是兵家重地,此时,宋金双方即将开战,此刻前往,无疑送死。

“官家,为何这么突然?臣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你有这打算啊。”蔡京紧张地问。

赵佶冷哼一声。

“蔡京,你还好意思说?本来朕也认同你的计策,但是,昨晚朕收到了金人的回信,他们已经拒绝了我们要求比试的提议!”

紧接着,赵佶将手中的金人回信扔到蔡京面前。

蔡京拾起地上的回信,仔细阅读后,眉头紧锁,脚步浮浮。

“这......”

“金人已经说了,因为我们包庇张觉,并且没有答应与完颜宗懿和亲,是对他们的不敬,他们已经决心起兵,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朕该怎么办?”

当赵佶问出问题,蔡京哑口无言,而他身后的文武重臣,窃窃私语,纷纷议论。

赵构此时站了出来。

“父皇,孩儿愿意前往燕云十六州打探金人消息,为大宋出一份力。”

“很好。”赵佶赞赏,“可是构儿,你一个人,朕并不放心,所以才希望蔡大人能陪你一起去,这样,你们一路上也有照应。”

“那不知道蔡大人有什么想法?”赵构望向蔡京,“蔡大人,你是否愿意?”

蔡京心里当然是不愿意的,但还没等他说出真实想法,赵佶的威胁就接踵而来。

“蔡大人,这可是朕给你的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赵佶严肃地说,“难道,你这么不领情?”

话已至此,蔡京明白,自己根本没法拒绝,只能强行答应。

“臣,明白。”

早朝结束,赵构与蔡京结伴离开正殿。

“康王殿下。”蔡京叫停赵构,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他面前。

“蔡大人,不知有何请教?”赵构问。

蔡京眉头紧锁:“既然官家命令老臣随你到燕云十六州,那老臣想要提几个建议。”

“请说。”

“老臣想要带些守卫。”蔡京说吗,“毕竟从汴京到燕云,路途还算遥远,而且老臣年事已高,经不起舟车劳顿。”

“本王非常理解大人的难处,那好吧,就如大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分别带些守卫一同前往燕云十六州吧。”

“好。”

“但是大人,我们这次前往燕云十六州,是为了打听金人的消息,我建议,守卫可带,但不能带太多。”

面对赵构的提议,蔡京缓缓地点了点头。

“那老臣先回府准备,明日一早,我们在城门相见吧。”

“没问题。”

蔡京走后,赵构收起脸上客套的笑容。

“殿下特意吩咐他少带些守卫,难道是为了给我创造对付他的机会吗?”

赵构耳边传来声音后,缓缓转头望向那站在右侧一墙角处的顾宁。

“既然你说过,父皇要派你在路上对付他,那我作为你的朋友,当然也要帮你。”

顾宁望向赵构的笑容,脑中自然浮现起昨晚的记忆。

昨晚从宫中离开后,顾宁并没有立即回到春风化雨楼,而是在推辞郭达后,找到了赵构。

至于为什么要找赵构,最直接的原因是,这位康王殿下可是未来的宋高宗。

当顾宁找到赵构,并且说出赵佶希望他铲除蔡京后,赵构的表情是诧异的,而且他也没想到一向尊重的父皇原来对自己有提防,而在他犹豫的时候,顾宁说了一句话。

“殿下,如果你帮我一起对付蔡京,那回宫以后,我可以在官家面前帮你说话,加深他对你的印象。”

正是因为顾宁的这句话,赵构决定,帮他一马。

“记住你答应过我的事情。”赵构说。

顾宁笑道:“放心吧,大家互助互利,都不会有损失。”

赵构虽然对顾宁的能力十分信任,但此时此刻,心里也很好奇他到底想要如何动手。

“你打算怎么做?”

“路上,我会找机会对付他。”顾宁说,“只是,在不清楚他会带多少守卫的情况下,我也不敢百分百肯定可以成功。”

“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一切都要等到明天再决定。”

“没错。”

赵构叹了口气:“顾宁,虽然我很信任你,但是,我们这时候离开汴京,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我们是不是该留下来应对金人的威胁。”

“我可以留下,但是,殿下你是绝对不能留下来的。”

对于顾宁的话,赵构一脸疑惑。

“你,何出此言?”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