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回来了?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啊,走,小弟请你喝酒去。”
“不了,我还有事,着急走呢,以后再说吧。”
可能是仗着人多,范钢就有些露出本性了,他伸手压住陈志辉的车头:“什么事啊?小弟的酒还没你的事重要啊?”
因为他这一举动,其他五个人也都面露凶色,纷纷凑了上来。
陈志辉当场就想啐他一口,什么东西啊,他的酒算个屁啊。
可他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范钢他们有六个人,他以一对六,毫无胜算。所以只能压下心里的火气:“我闺女要开家长会,我都快迟到了。”他用了力气拨开范钢的手:“什么事都没我闺女的事重要,下回再说吧。”
范钢咬紧牙关,脸上却还带着笑:“行,下回再说,既然辉哥回来了,咱们住一个院里,以后有的是机会。”
范钢显然是误会了,他以为陈志辉他们已经搬回来了,殊不知陈志辉只是回来取个车而已。对于他的误会,陈志辉自然也不会解释,就让他误会着吧。
不过这么下去不是个事,他得想想怎么把这个糟心的玩意再送进去。
陈志辉常年开饭店,每天迎来送往的面对客人,导致他记人的能力很好。他记得这五个跟着范钢的人,其中就有四个是上次跟范钢一起进去的。
这帮犯过事的人,重新聚在一起,一个个的脸上都带着煞气,总不能是单纯的叙旧吧?
陈志辉觉得他们肯定要继续搞事,要是他能像上次那样逮到他们,就可以继续把他们送进去。他们这种已经进去过一次的人,再进去的话,肯定会关的更久。
陈志辉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解决这个后患。
密云。
昨天陈梅和冯建国在回家路上就大概把他们的摆摊儿计划告诉了儿子们。
冯江是家里的老大,也最成熟,他知道爸妈这是贴补家用,他现在课业多,又要上晚自习,根本帮不上忙,就想着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能让爸妈失望。
冯洋想的是他放学后可以过来帮忙,同时还可以学一学爸妈摆摊儿的经验,以后他摆摊儿赚学费的时候也好有经验。
傻不愣登的冯小波想法只有一个,他的双狮表是不是有谱儿了?
陈梅和冯建国是第二天才正式开始摆摊儿的。
冯建国比陈梅下班早半小时,他下班之后就回家把昨天整理好的拉杆箱绑到自己的后车座上,直接骑去了家附近的登云公园。
登云公园附近有单位,有居民区,每天晚上有很多人去公园溜达。不过他们要想进公园里摆摊儿那是不行的,门口有保安看着,不让进去摆摊儿。里面摆摊儿的都是花了钱的,听说一天就要交25块钱,而且自行车还进不去。他们一分钱没挣呢,不想先搭钱。而且公园门口偷车贼很多,他们不想把车停门口,再给弄丢了。
冯建国和陈梅商量的是他们在公园的对面摆摊儿,公园门口不让摆,但对面是没人管的,这里就有几个摆摊的,但大多数都是卖吃的的。冯建国就先买了两张肉饼,大口大口的两分钟就给吃完了。
然后他把车和拉杆箱都停放在身边,有他在旁边看着,不怕不长眼的过来偷,再说当着他这个车主的面,那就不叫偷了,那是抢,只要逮着就是三年起步,一般有脑子的都不会这么干。
冯建国前脚刚铺上防水塑料布把拉杆箱里的东西拿出来,陈梅就骑着车过来了,她是下了班直接过来的。
冯建国:“你先去旁边买两个饼,我先摆着。”
陈梅:“行,我都快饿死了!”
冯建国是个仔细人,他把东西都按价钱摆好后,还拿出了三张他在家里写好的价格纸板,分别放在三个区的后面。
然后就开始吆喝:“瞧一瞧看一看!日用精品百货!都是一元!两元!三元的!明码标价,绝不黑钱!”
这词是陈妍给他们编的,冯建国觉得挺好,就直接吆喝起来了。
公园门口来来往往的人本来就多,他这才一吆喝,客人就多起来了。
“花露水卖三块?太贵了吧?”
“小姑娘您看看,这么大一瓶才三块,顶市面上的两瓶大了,合算的很啊!”
“这袜子我没看明白,是一块钱两双,两块钱五双吗?”
“对对对,我们的货品都是按价格区放的,在几元区就卖几元。”
除了日用品他们还进了一点玩具,都是适合在公园里玩的。其中有个小孩看到了,就拉着妈妈的手撒娇:“妈,我想要这个吹泡泡的。”
“老板,这个吹泡泡的是卖一块?”
“对,卖一块,里面的水用完了,您可以回家用水加洗洁精兑出来,下回还能接着玩,一点不浪费。”
“那来一个吧。”
这个买了一点,那个买了一点的,陈梅的肉饼还没吃完,冯建国就已经收入二十二块钱了。
陈梅回来后,连高兴的时间都没有,就和冯建国一起忙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