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将鱼放到玉海渔场的鱼池里(1 / 2)

尹江河不知道从空间里,把鱼弄过来需要几天时间。

他不得不用上了调虎离山之计,将老刘头等人调开三天,这样他才有充足的时间来捕鱼、运鱼、投鱼。

让他们进行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学习,等自己将空间里的鱼捞到鱼池中,把鱼池装满,再放他们出来。

安排好老刘头等人学习的事情,尹江河就把办公室的门反锁上,召唤出了通车虫洞,进入到装备空间里。

里面整齐的停放着十辆中巴车,都是倭国产的新品,和国内生产的工艺完全不一样。

尹江河只能将之改装成貌似国产车的样子,这样才不会被人识破。

尹江河此举倒不是说华夏国产车不行,但在当时那个年代,汽车工艺方面,确实华夏和小鬼子有不小差距。

不像后世,我华夏制造异军突起,将小鬼子的汽车工业甩到了身后。

尹江河换上工作服,先用普通油漆在巴士车上喷了一道,又将后视镜及大车灯,改成了古典式的圆形,这样看来就跟国产车有些相似。

尹江河还把车标换了,换成了解放两个字。

反正凉煤市山高皇帝远,都改成这样,应该没人能看出来。

改完车,尹江河就让车在空间里再等油漆干一会儿,等渔场的事情完了,再过来取车就是。

他换回干部服,走出装备空间的时候,顺便在空间里拿了十把崭新的AK47,还有不少弹药,一起带出空间,放到了他办公室的休息室里。

办完这些事,尹江河就到古镇里转转。

古镇目前住的人,都是玉海古镇的职工,他走在街上,不少人向他打招呼,他都微笑的一一点头。

尹江河牢牢的记住一句话,就是不能凌驾于老百姓头上,自己要做的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官僚。

街上的国营商店不少,供销社、菜场、理发店、书店、电影院等等,都开门营业。

街上还是挺热闹,除了本镇的职工家属外,连周边的村民也自发的来这里赶集。

尹江河清楚,临街的吊脚楼已全部分配给职工,只要是玉海古镇的人,每人都分了一栋吊脚楼。

背街的吊角楼还剩二百多栋,都暂时闲置着。

这些楼是有用处的,一个是分配给今后入职的新同事,另一个就是人才引进计划。

凡是到玉海古镇就职的人才,管委会将给予高薪,发房子,包吃住。

尹江河知道,未来的世道,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成功。

……………………………………………………………………

第二天,尹江河早早的就到了玉海渔场。

老刘头他们今天开始搞培训,要学习三天,他们都没时间来渔场。

尹江河见渔场大门紧闭,大门上了把大铁锁。

他从裤兜里拿出一根铁丝,往锁孔里动了几下,锁就打开了。

尹江河进到渔场,就看到了十一个圆形的鱼池,鱼池里的水是山中的清泉,清澈见底,都可以直接饮用。

看四处没人,尹江河将大门重新锁上,找了个房间进去,在屋子里召唤出了虫洞。

有经过虫洞进到空间里,戴上神奇眼镜,拿起撒网,驾驶着那辆带拖斗的山地车,就来到了河边。

河里各种鱼类成群,密密麻麻,好在有神奇眼镜,尹江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知道江中那些鱼的种类。

他有密集恐惧症,管不了那么多,拿起网就开始撒。

没一会儿,就网了一拖斗的鱼,为了早些把鱼放到鱼池里,他干脆在神农氏空间中,又召唤出装备空间,直接把装满鱼的山地车开了进去。

山地车再次由装备空间里,经过通车虫洞,来到现实空间中,到了鱼池前。

尹江河分门别类,把每一种鱼都放到一个池子里。

如此往返了好几回,鱼池里的鱼渐渐多了起来,每个池子里都装了百十条鱼。

暮江野生花鼓鲈鱼,暮江大白鱼,暮江金翅大鲤鱼,赤鳞鱼,暮江鲥鱼,野生刀鱼,野生裂腹鱼,野生大鳇鱼,暮江野生军鱼,分别装了九个池子。

还剩两个池子,其中一个,尹江河往里面投放了不少的淡水大虾,每个虾足有四两重,三个就超过了一市斤。

最后一池,是尹江河答应老刘头给他的,尹江河往里面放了二十多条暮江金翅大鲤鱼,又送了他一些其他鱼种,连淡水大虾都给他整了十几斤。

直到傍晚,尹江河累得满头大汗,仍然没把所有的池子装满,只能明天继续投鱼。

说来也怪,无论尹江河怎么撒网捕捞,丝毫没有看出暮江河里的鱼少去,仍然是成群结队,游来游去。

可惜,现在没有多少人会吃小龙虾,要不然河边的小龙虾简直是泛滥成灾,还有大螃蟹,掺杂在小龙虾中间,也有不少。

也许在后世,尹江河可以当一个小龙虾店的老板,简直是无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