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悲情之鸟(1 / 2)

“你一个陌生人,还是老老实实待这儿,碰到我爹或者我哥,可就不好交代了,他们都是暴脾气,也不会同意陌生人在院子肆意行走的。”

金良庸心里想道:“这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处处受管制,连参观一下也不行。”

金良庸只好无聊的坐着,偶尔和唐媚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一两句。

忽然,他抬头看到远处一棵梧桐树上一只不知名的鸟,一直在啼叫不停。

这鸟体型不大,黄白相间,金良庸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鸟,但它的啼叫却引起了金良庸的注意,如怨如怒,如泣如诉,声音幽咽。

金良庸已经能够懂鸟语,这会反正也没啥事,他就仔细分辨这只鸟的声音,听听它到底在说些什么。

只听它在低声哀嚎:曾经这棵树是我们的欢乐所在,可现在我每天以泪洗面,回忆从前,你因爱上这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我们定居有了新家,可没成想这儿竟成了我们阴阳两隔的见证,我永远忘不掉你从这儿被不明飞行物击中后掉落在地上,那孤独无助的眼神,你不断示意我千万不要靠近,我手足无措,站在这里嘶鸣,我能做什么呢?我知道暗处一定有个人正瞄准我的胸膛,冥冥之中,有个声音正在暗示我,要么远走他乡,要么在此埋葬,或许我该离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伤,或许我该搏一搏,等一个机会,给你报仇,至少,我要他那一双眼睛给你陪葬。

金良庸心中一惊,心说大事不妙,这鸟不仅仅是在复述一段凄美的故事,而且还要复仇,难道是唐家什么人伤害了它的伴侣?

他忙震惊道:“唐主编,那棵梧桐上是什么鸟?”

“我哪知道,最近几天它像是发了疯一样老是在这乱叫,烦死了。”

金良庸看了唐媚一眼,问道“最近有没有什么人在这棵梧桐树上打死过鸟?”

“有啊,我嫂子的儿子唐仁前几天路过梧桐树,拿着弹弓打死了一只鸟,可惜正要瞄准另一只的时候,被它发觉飞走了,打中的那只鸟当时击中头部,掉在地上没多久就死亡了。”

金良庸略带责备说道:“我听不懂唐主编的可惜是什么意思?难道鸟没有生命吗,你一点同情心也没有吗?”

“小孩子闹着玩而已,再说了不就一只鸟嘛,有啥需要你这么关心的?”

“唉,你不懂,我现在懂了,原来它失去了伴侣,怪不得啼哭不止,声音如此悲戚。”

“你怎么确定它是在啼哭,而不是在鸣叫?难道你通晓鸟语?”唐媚皱眉问道。

“也不是,将心比心,倘若是你,伴侣被杀,你能不伤心么?你知道这鸟有多专一么?它明明知道身边随时有危险,却仍不舍得离去,也许它正在酝酿一个复仇计划。”

唐媚淡淡一笑:“金先生,你这有点危言耸听了,一只小鸟而已,能有什么城府?”

金良庸见唐媚不相信自己的话,继续说道:“冒昧问一句,你口中的这个唐仁年纪多大?”

“今年刚好七岁。”唐媚如实回答。

男孩七八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恨不得都玩弄于股掌之中,难怪会干出这种事。

“我有句话给你提醒一下,这几天看好你家孩子,我隐隐感觉他最近可能会有麻烦。”金良庸听了鸟语善意提醒道。

唐媚不高兴道:“唐仁不就打个鸟吗,怎么啦,有啥问题?难不成这鸟还能成精?你有那闲心倒是多操心一下你的作品,我看了已经三分之一了。”

金良庸摇摇头,心里暗想:好心当驴肝肺,算我没说,要是真有不测,那也是报应吧。

“我只是如实回答,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接着他话锋一转“怎么,我的这部小说入不了你的法眼么?”金良庸对自己的作品依然自信,倒是不着急,慢悠悠望着那只鸟。

唐媚抬头看了他一眼,也不知心里想啥,一句话也没说,继续埋头看书。

这只悲情之鸟,傲立枝头,它在呼唤心上的人儿,可惜另一半再也回不来了。

终于,唐媚读完了,但她迟迟没有说话,睫毛上却挂了一串晶莹的泪珠。

“唐主编,书也读完了,给个话吧,也好让我死心。”金良庸不紧不慢,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唐媚却呢喃道:“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金良庸却听出了玄机,看来唐媚还是被自己的书打动了。

因为这句话正好是出自《白马啸西风》。

故事的主人公李文秀为关怀、照料自己的两位亲人的死而伤心,更为自己所爱的苏普爱别人而伤心,她只有骑着白马,回到中原。

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可心爱的人确是再没有到一起的可能,因为两个人之间,不仅路途上的距离越来越远,就连心灵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苍茫草原,还有那成群的牛羊都已远去,自己终是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