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正式对邱刚进行定向侦查!所有人二十四小时轮流换岗,给我盯死邱刚!”
“并适时调取他的住宅和工作地附近的监控录像,掌握他的基础信息。”
“不过要注意保密,目前没有证据,邱刚现在还不是我们的抓捕对象,一旦打草惊蛇,他就可能停止行动,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很被动,想要抓住他的把柄,不啻于水中捞月。”
一听贺鸣这样安排,叶城大喜。
“连续杀人案件中,凶手杀人后,往往会出现杀人的亢奋期,生活状态多少也会有所改变,例如最近突然不喝酒了,生活积极向上了,工作废寝忘食了,那就更符合嫌疑人特征了。”
负责盯梢的人郑重其事将叶城的话用小本子记录下来。
所谓的定向侦查,就是将邱刚列入重点犯罪嫌疑人范畴。
需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派人跟踪,想尽一切办法搜寻他犯罪的证据。
任何人,一旦被列入定向侦查就惨了。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举一动都在警察的眼皮子底下。
哪怕你再聪明,思虑再怎么缜密,难免都要露出破绽。
叶城兴奋不已。
邱刚,你这个变态。
这回你是插翅难飞了。
正义的铁拳会把你砸得稀巴烂。
不知道邱婷婷知道了她亲爱的、事业有成的哥哥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冷血畜生,会是怎样的表情?
狼狈?
惊恐?
绝望?
惊愕?
不可思议?
而邱父和邱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是怎样的心态……
想想真是期待啊!
这一家自私自利,贪婪狠毒的人,就该遭到报应。
“叶老师,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贺鸣问叶城。
叶城回过神来,思考了一下,说道:“毫无疑问,邱刚是多次跟踪过刘静、周小英、贺丽萍、陈淑芳四名受害者的,甚至有可能对她们的行为习惯和踪迹了如指掌,否则不可能游刃有余的将她们掳走。”
“所以还要围绕四名受害者,遇害前一个月内的行为轨迹查看监控,看看全市范围内,她们所经过的每一个摄像头的时间点,之后两分钟内经过的所有行人、五分钟内经过的所有车子,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只要速度跟得上跟踪受害者的车和人,全部都记录下来,列成一份表格,如果有频繁出现的同一个人或同一辆车,甚至于同时跟踪过四名受害者的人和车,那肯定就是有问题的!”
“毕竟,人的判断可能会出错,但数据不会说谎。”
“嘿嘿,方专家不是说我的推测是小说桥段吗?那就让事实告诉你,这是我编造的桥段,还是事实。”
每次都被方立建这个傻逼拆台。
逮着机会,叶城也毫不客气的回敬他一下。
被叶城揶揄,方立建的脸色很不好看。
哼,走着瞧。
狗肉上不得酒席。
烂泥再怎么也是烂泥。
方立建再次失去理智,心里不停的辱骂着。
叶城继续对贺鸣他们道:“海量的视频分析,在整个侦查破案中是最为痛苦的一件事,因为视频的观看不能像看电影那样快进、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否则可能会给案件的侦办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个工作量就相当大了,必须靠人海战术,无法取巧。这个方法很笨,但有时候越笨越简单的法子越有效。”
顿了一下,叶城又强调道:“街面上有各个层级的监控系统,你们要注意发现特别隐蔽,容易被人忽视的那种,比如四位受害者住宅附近社会单位、商家店铺自己装的、甚至于私人家用摄像头。”
会议室里,笔尖在纸上书写发出的唰唰声此起彼伏。
叶城没有说话,这个声音还持续了好一段时间,这才逐渐消失。
“没问题,我会尽可能安排更多的人看监控。这是惊天大案,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投入此案的侦破,是很有必要的。”贺鸣表示没问题。
突然,贺鸣猛拍大腿,神色激动,脸上一阵恍然大悟的神色。
“哈哈,我突然想起来了,这就叫大数据分析啊。”
“按照叶老师的方法,把四位受害者每次经过摄像头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所有路人和车辆,做一个统计,列出哪些车和人出现的次数最多,次数多的,百分之百有问题。”
“这方法就比咱们凭经验、凭感觉判断哪个车或哪个人是跟踪的要靠谱多了。”
“之前我们的查案思路,大方向上是对的,但是细节还存在纰漏,现在叶老师给我们完善了细节,我对破案的信心越来越大了!”
“还有,假定邱刚第一次作案是杀邓有德,地点是在西山公园,现在我们就以西山公园为中心,圈定邱刚的‘心理安全区’。”
贺鸣的话,就像给所有的民警注射了一支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