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夏要吃顿好的(1 / 2)

庆哥这几日在城里赚了大钱,于是特意休息一段时间。说起庆哥,他有一夫人有一儿子,算得上家庭美满。

原本他是打算带着儿子让他学做买卖,但他儿子喜欢读书,并且他夫人范氏也说了,孩子还是念书好,将来运气好了能当上官,庆家就不愁百年了。

庆哥名云,但他觉得庆云这名字像个女孩,不喜欢。可是这名字是爹娘给的,改不得,所以基本上只让别人叫他的姓氏。

“孩子还是读书好。”陆秋和方绮楠现在正在庆哥家做客,是庆哥邀请的。说是今天范氏从娘家地方取来了野猪肉,要好好招待一番陆秋。

庆哥的儿子叫庆志鹏,就如名字那般志在千里,鹏程万里。就在几人无聊唠嗑的这段时间,小庆就硬生生坐在屋里子念书,之乎者也的,念的令陆秋犯困。

方绮楠去了后厨,帮范氏做菜。

“不知道陆弟你书读得怎么样?要是好的话其实犬子到你地方念书也不是不可以。”庆哥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挣的钱不多,没法送我儿子去私塾。我没念过书,但老婆说若是要念书考官,私塾还是很重要的。”

“那确实。”陆秋总不能说我没读过书吧,“我也没怎么读过书,我只是因为家里有钱罢了。”

陆秋此话说的不假,钱洋那皇帝给自己的真金白银就堆满了一小屋子,若不是顾夏萤招呼着送回,恐怕那陆府都不够放的了。当初还有个小插曲,当钱洋听说放不下,就打算盘说是给陆府造一个新的仓库,专门用来放这些玩意。

然后就被顾夏萤赶走了。

“先不提这些了,你听说那大罗的国相了吗?好像是姓洪的,八段武者出身,据说刚正不阿把罗国那皇帝治的服服帖帖的。”庆哥喝了一口热茶侃侃而谈,“这是我今天早上从村口听来的,那洪国相据说不建议罗国吞并我大凉,被大臣们与罗国百姓批的体无完肤。不过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咱皇帝也说要好好感谢这位洪姓国相。”

陆秋思考了片刻也没能想起钱洋身边有个姓洪的国相。或许当初跪在自己面前看自己吃鲫鱼全宴的那群大臣里面会有他吧。

“他为啥不让罗吞并凉?”

“这就不是我等小民能知道的东西了。”

“妾身也不是什么大厨,望陆公子方姑娘不要介意。”

“哪里事情。”陆秋看着桌子上的几道肉菜几道素菜早就不知道吞了几次唾沫,特别是那个凉悠悠的酸菜汤。

在家里烧菜可不管什么菜系什么帮派,不管什么样貌。总的来说只要烧熟了就可以,并没有特别章法,但陆秋却不知为什么就是好吃的不得了。就拿自己喜欢的鲫鱼来说,皇宫里弄得好吗?确实好,五花八门的。但你说吃个一次两次也就腻了,到头来还是怀念伯母烧的连鱼的形状的都看不出来的葱烧鲫鱼。

陆秋记得陆醇儿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猪蹄膀,大概因为不常吃的缘故。

当然自己的伯父母也没有什么特殊做法,无非就是将猪蹄膀用水炖的烂乎,再捞出来浓油赤酱焖一焖,剩下的汤汁配上粘稠的蹄花儿味道真的是一绝。

那猪蹄子不常有,大多是同个镇子里自家养的,个头不大,一只猪也就四个蹄儿,要是去晚了估计连排骨都买不上。

范氏的娘家是猎户人家,所以料理起野猪肉来也算得上得心应手。放些番薯亦或者马铃薯一块炖了,就会很美味。

“陆公子你吃吃看!”方绮楠端着陶瓷碗小步跑到陆秋面前。

方绮楠包了些小馄饨,煮开后往炖了猪肉的清汤里擓了一大勺猪油。她只做了一碗,专给陆秋的。

庆志鹏看完了今日份的书,走到饭桌前,看到那碗馄饨,也想吃。他今年十二岁,懂事了,但不多。

“那我给志鹏侄子一些吧…”陆秋还没说完。方绮楠就拦在庆志鹏与陆秋当中,瞪了瞪陆秋,示意陆秋应该都吃完而不是给小志鹏。

“好吃。”陆秋面带苦笑,讲真,确实好吃。

“对吧!”方绮楠洋洋得意,露出傲得不行的笑容。

庆哥和范氏相视一笑,但没说什么。

酒足饭饱已经是傍晚的时候了,托了夏天的福,现在外面还亮堂的很。若是天气冷的时候吃完饭外头早就黑的一塌糊涂,哪会像现在至少还得一个时辰天才会暗下来。

陆秋决定去散散步,方绮楠也要去。哪有晚上单独陪男人散步的深闺女子的啊,于是陆秋亲自把方绮楠赶了回去,说是要来的话得明天。

陆秋说的在理,方绮楠不好反驳,只能嘟着嘴回去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就拿那本叫做《琅记》的书来说吧,里面有句话,叫:“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好像就是意思饭后就要散步,而且得是个老人。陆秋扣着手指算了算,今年自己骨龄五十七,也算得上凡人老者,所以饭后散步老人自己都符合了。

边上没有人,陆秋的脚尖轻轻地拂过大地,缓缓地迈着步子,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