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陈年旧事(1 / 2)

“夏萤啊。”饭后,陆秋在院子里逗猫玩。

“嗯?”

“这些番薯怎么长得这般良莠不齐?”陆秋是种过地的,知道这些是番薯。

“这些番薯是秋哥儿你老家宁灵的一个叫阿能的人寄来的,当时他说这些番薯品种好,种了好养活,希望你种了能多吃几年家乡的番薯。”顾夏萤走到陆秋身边也看向明显长的很不对劲的番薯藤。

“按道理说品质退化也不应该这么快才对吧。”陆秋记得这些东西是在自己闭关的时候阿能送来的,这才没几年功夫怎么就和杂苗似的。

陆秋拨弄了一下半死不活的叶片,打算有机会问阿能地方再要一些品质不错的苗来。京城今年倒不是很冷,虽然说不上暖和,但与常年深冬比起来倒是舒服不少。

天气太冷的话对于陆秋来说也不是很舒服。

“今年也没下雪,天太热,明年估计庄稼收成也不会好到哪里。”顾夏萤给陆秋揉按着肩膀,“秋哥儿,你能给我讲讲宁灵镇那儿的人们吗?我想之后去的时候也不会太陌生。”

是个小乡村罢了,陆秋揉着南织的肚子,享受着难得的静谧。

宁灵镇,一个离陆秋很近的名字,但却离自己又很远很远。提起宁灵陆秋就会想起自己的伯父伯母,想起陆醇儿,想起阿能一家子、宋大嫂一家子…在那里自己过得应该是最贴近凡人的日子,除了在河头镇。

那陆家医馆倒是怀念,若百年之约陆醇儿回来,自己干脆带着二女就住在陆家医馆罢。

山上的野潭子,自己曾经放了不少的鱼儿,不知道如今有没有被人发现?宋大嫂的儿子不知道自己在何处,倒是阿能孙子笔下有提及宋大嫂早些年在睡梦中离世,那样子也算得上解脱。

阿能如今应该也快六十岁,不知身子是否硬朗,不过听阿能孙子小泽说,他的儿子也就是小泽爹在乡试的路上遇到了土匪,丧命了。

当陆秋剿灭土匪给小泽与阿能回信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写信给自己了。估计阿能也是伤心,暂时还走不出去吧。

宁灵镇,就是一小小的村子。春夏秋冬都是一副模样,只不过春天多了点新绿,夏天多了丝炎热,秋天多了分微凉,冬天多了片枯寂。陆秋侃侃而谈,似乎现在的自己又已经回到了宁灵镇。陆秋其实很容易就能回去,但他没这么想,现在回去了仍旧一个人,多无聊,不如在这里每天陪着顾夏萤过着小日子,怪舒坦。

顾夏萤在陆秋脸上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欣喜,秋哥儿自顾自的说,仿佛在给他自己讲故事。天边被太阳照射的红云和山后的那片竹林,应和着那缕缕似浮云般氤氲着冉冉上升的土房屋顶上烟囱的炊烟。

闻着味道就知道该吃饭了,一直提及的女孩儿叫陆醇儿,是自己的青梅竹马,原本是要娶她的,顾夏萤在边上嘟着嘴,或多或少还是吃醋了。

陆秋也知道,然后牵住了她的手,一脸酸味的顾夏萤很快安静了下来,继续听陆秋讲述着一些平平淡淡的故事。

那会儿医馆在下午歇业后,秋哥儿就会和醇儿姐一起走在回家的石板路上。听着那由牧童吹着笛赶着回来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街坊邻居谈天论地的交谈声,看着村里唯一用丝绸做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就知道晚上啦,该回家咯。

宋大嫂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农人。宋老头扛着锄头回归时也会唱着充溢着这种乡下特有的粗犷与广袤的没有韵律不成调的曲儿。

顾夏萤帮陆秋沏了茶,“以后回去,可要带上我一块儿。”

“那是肯定的。”

陆秋说的有些口渴,他让南织走了下去,然后自己则让顾夏萤躺在椅子上,说是该轮到自己给她按摩了。

顾夏萤一开始不好意思,说哪有男子服务女子的,可拗不过陆秋,就从了他。

陆秋淡淡地说,那钱家人是欠了他的,他们弄死了自己的伯父,间接害死了伯母,自己与他们是一辈子的仇家。

顾夏萤第一次听闻陆秋说道这些,便安静下来,让秋哥儿说完。

陆秋懊恼着说若是当时的自己跟现在一般,还轮得到钱家人欺侮?什么沈家?什么王公贵族都不够自己看的!

陆秋苦笑,有事情发生了也就只能发生了,没办法回去改变。

“要是秋哥儿有能力,一定要去。”顾夏萤说道。

“这样的话,就见不到你了。”陆秋俯下身,在顾夏萤的脸上留下浅浅的温度,“至少现在的我已经看淡了。”

“秋哥儿是在教育我。”顾夏萤转过身来,半跪在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陆秋看。

“那么现在朝廷是怎么说的?”陆秋岔开话题。

“各大臣要求处死洪国相,并且抄了洪家,还有清算所有与洪家相关的家族势力。他们声势浩大,连最偏远的小城都联名上书给皇帝。”

“钱洋他怎么说?”

“皇帝说他得再思考思考,可是现在咱们战胜了凉,很多事情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承受的。就拿简单的来说,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