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七情六欲(2 / 3)

波浩渺山色远,影落池中自深浅。我就说,你这姑娘是有灵性的!”

所谓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世间万物,芸芸众生中凡两两相识相知,必定皆有相通之处,诸如有以鼓乐相通、有以书画相通、甚至美酒、甚至饭食,总之,相通之处便是相识相知之时。

此刻,秦玉李遇因为几句诗句,似乎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仿佛进入了同一个世界。

秦玉抬头望了望李遇,莞尔一笑,如冰逢日光融化一般,李遇松了手,指引着秦玉朝梧桐树下走来。

秦玉随了李遇,坐到梧桐树下的蒲团上,渐渐地打开了封锁已久的心扉。

“在学校里呆的好吗?”李遇双腿盘坐,打坐的姿势,歪着头问到。

“好!”秦玉并膝而坐,下颌靠在手臂上回到。

“怎么个好法?”李遇眨了眼问到。

“哪儿都好!”秦玉仔细回到。

“好到能忘记过去?”李遇回过头望向远处。

“呃——”秦玉目光一下黯淡下来,一丝隐隐的疼痛毫无防备地钻到心里来。

“还是会疼是吗?”李遇问。

“为什么?人的心为什么会疼呢?”秦玉歪着头问。

“阵痛总会过去,余痛波及一生,万般劫难,如去如来,你这是着相了。”李遇瞭望远处说到。

“着相?”秦玉不解,望着李遇,侧脸问到。

“凡是能让你意识到‘我’存在的任何境界都叫做我相,比如说痛苦、快乐、焦灼、难过等等这些证得‘我’存在的情感都叫做着我相。你因为一些事情很难过,这些难过让你意识到‘我’的存在,因为你这个难过称为‘我难过’,这就是着了我相了。”李遇停顿下来,望了望秦玉。

秦玉若有所思地琢磨着李遇的话,喃喃说到:“呃,原来是这样,我所苦我所乐皆是因为我有我相在,那我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所幸将痛苦抛到脑后,是不是就不着我相了呢?那成什么?成菩萨了吗?”秦玉追问。

“若是如此,你明白了我相给人带来的痛苦,领悟了其间的道理,便开始对感情有所取舍,有所节制,这便是着人相了!别说是人,就是能简单辩解事物的小动物也会着人相!”李遇安静地说。

“呃,照你这样说,我不过和猫儿狗儿无异了!”秦玉眼神黯淡地说。

“也不尽然,你现在已经意识到我相、人相这两层境界了,你能对这两重境界有所觉知,可以分别出一切境界和众生,说不定也可以修得正等正觉心的!”李遇回。

“那便是成菩萨了!”秦玉惊呼。

“能够守得已觉知,那叫着了众生相。”李遇回。

“原来如此深奥呢,我不知不觉就要掉到无底洞去了,怪不得说法海无边,回头是岸呢,我若是再问下去,恐怕要掉到无底洞去了!”

“若要论及经义,那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若要论及终极,那便是一个字也没有的,《金刚经》里说,修行如同渡河,那佛法便是渡筏,渡过了河便是要将筏子也舍掉了,你说经义又有何意义呢?”

“你这样说,我倒想起六祖惠能大师作的偈语来,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秦玉似有所悟到。

“你这算是开悟了。”李遇说。

“可是我不明白,人为什么要修行呢?”秦玉问。

“日升日落,四季轮回,自然有自然的规律,社会有社会的规则,自然不会因为你不懂得规律,你就可以悖逆规律,社会不会因为你不懂规则,你就可以逃离规则,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受到规律和规则的制约,越早探寻到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则,并遵循遵守它们,便能够尽早避其要害,最终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人性的自由,不是无所顾忌的狂妄自大,任意妄为,而是通过修行让自己可以游刃有余地遵守种种规则而不觉得束缚,游刃有余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会情绪失控,那才是真正的自由!”李遇娓娓道来。

“这又更深了,我又得慢慢消化了,”秦玉感叹道,又忍不住问:“那人性又是什么呢?”

“人性,张弛之间;人心,善恶之间;人情,冷暖之间!人道,一念之间!”李遇回。

“人来于世,反倒是被这世间给困住了。”秦玉慨叹。

“困住人的不是人世,而是人心,人内心深处的欲望,也就是所谓的七情六欲。”李遇看了一眼秦玉,又转身望着远处说:“人是被欲望套牢的囚徒,欲望是对世人的一场绑架,很多人就这样被欲望绑架着终生不得解脱,而修行,就是要人不断地从这场绑架中脱离出来,最终实现真正的人间越狱行动!”

“这世间就没有你道不着的道理吗?”秦玉无限感慨,又转过头垂下眼帘说:“你给我讲这么多,恐怕我是一年都消化不了的!”

“修行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时时刻刻的,却又是漫漫一生的事,有很多人是一辈子都无法达到那样的境界的,即便是我,讲了这样的话,可是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