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边有了具体的安排,而近日汉朝的北征军那里也是格外的忙碌。
经过长达十几天紧锣密鼓的筹备,大营外的防御工事基本筑建完成。除了董卓和身为统帅者的张焕之外,谁都不知道他们具体什么打算。
毕竟鲜卑人袭击和扰乱的是并州的边塞,此时的北征军奉诏前来平叛。他们不去前线的并州边关,反倒原地筑建壁垒,竟取完全防守的态势。
这样的设计,所有人全都为之不解。
眼看工期将近,张焕也将董卓再度密诏进了自己的大帐之中做出商议。
“仲颖,我们这边的工事都要完成了。但是你看,无论是羌人还是北方的鲜卑人,这段时间他们似乎全都没有任何的动静啊。”
“没有动静,才是在我的预料之中。”董卓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解释道:“起初我本来就怀疑,那就是羌人的反叛和鲜卑人达成的彼此间的联盟是不是齐心。如今看来,他们的联盟看似坚硬如铁,实则却如累卵完全的不堪一击。如今我们明明趋于守势,但他们却谁也不敢率先动手,显然各自心怀鬼胎啊。”
“嗯,这样的联盟,看似牢固。实则真的动起手来,我看他们谁也不会相互支援。”
张焕明白了董卓的深意,原来筑建起壁垒的意思,是为了试探羌人和鲜卑人彼此联盟的具体关系。
如今关系已经试探清楚了,接下来董卓的“暗渡”又将始于何处呢?
张焕不自禁的做出了询问,而董卓的回答,显然又一次震惊了他。
“我想亲自带领一支军马,趁着此时的敌军不备。先一步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袭取叛羌所在的汉阳。”
“什么?!?”
张焕一声惊呼,觉得董卓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于大胆了。
毕竟汉阳目前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叛羌万余人马全线驻扎的地界。
况且并州的地理环境十分的崎岖恶劣,想要偷渡过去何其艰难?一旦沿途遭遇敌人的埋伏,那是完全有可能有去无回的。
“仲颖,我劝你还是再考虑清楚一点。你这样做,太过于冒险了。就算你以防御的态势麻痹了敌人,可你的行军未必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一旦有失,众皆不能复还啊。”
“大人放心,我已经考虑清楚了。”董卓的脸上露出决然:“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我们不冒些风险,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毕竟鲜卑人在北,而西方的汉阳还有叛羌迷当的策应部队。他们就算彼此的联盟存有嫌隙,但我们任意攻击他们一方,他们是很有可能从另一个方向对我们的后方予以进攻的。况且叛羌若是率先不除,如何能够震慑北方的鲜卑人?此举虽然凶险,但却势在必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