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到三队长媳妇,刘书记中午要在她家招待打井队成员,祝贺村东机井打出水来。大队李会计到仪仙集上买了些时令的青菜,到食品站买了二斤多带膘的猪里脊肉,还买了猪脸、猪肝和猪耳朵,到卖鲜鱼的地方正好赶上有人在卖一条二斤多重的活蹦乱跳的黑鱼,问了一下价格,比活鲤鱼也贵不了多少,就买了下来,让卖鱼的用塑料袋盛上水,活着带回了二队长家。另外还去供销社买了五斤馒头。
李会计回到杨家坪的时候,二队长媳妇已经宰杀好了从一户社员家里捉来的大公鸡,煺好了鸡毛,清洗干净,剁成大小适中的鸡块,然后用葱姜花椒炒好,放进铁锅里炖着。
三队长媳妇做菜也很有一套,李会计把买回来的菜一一交到她手里,就挽起袖子帮着杀鱼。只见他,从塑料袋中抓住黑鱼的颈部,往平整的石头条子上用力一摔,黑鱼挣扎了几下,就死翘翘了,他拿过剪子,从鱼肚子尿道口出剪开鱼膛,扣出鱼内脏,又揭开鱼鳃扣出鲜红的鱼鳃,用剪刀剪去鱼麒和鱼尾。做完这一切,他把杀好的黑鱼放到装了清水的菜盆里泡着。
三队长媳妇看大队会计把黑鱼杀好完了,就安排他帮着择菜,去皮。她自己在案板上把猪脸和猪肝切成薄片,猪耳切成细丝,并相应的把买来的水萝卜切片或切丝,葱白切成丝,芫荽切段。在一个大白瓷碗里分别用醋和香油拌匀,装到白瓷盘里。
择完菜以后,李会计帮着点上火,锅里熬上油,三队长媳妇早已切好了里脊丝并加上了盐和佐料腌上,和好了面糊。菜、肉丝、肉片全切好。
等锅里油热了,就开始炸里脊。还没等里脊炸完,三队长先放工回来了。没多久刘书记陪着打井队徐队长一行四人也回来了。
大家去厕所方便之后,依次洗了手,架开八仙桌,刘书记、徐队长,打井队三人,大队李会计和三队长就一一就坐。李会计帮着端上凉拌猪脸、猪肝和猪耳,还有炸好的咸鱼和里脊。把席口的三队长在每人面前摆上筷子和酒盅,启开酒一一满上,大家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连吃加喝起来。
由于下午都还有事,就有所保留地喝了一轮,刘书记、李会计和三队长都象征性地找了打井队各位,然后就吃饭。
饭后,拾掇好桌子,三队长用茶壶泡上茶,给每人倒上一茶碗,就边喝边聊起来。
二队长媳妇听说,侯玉茹把仪仙村的小女孩抱回来了,就早早吃过午饭,来看看侯玉茹抱回来的下女孩。
“玉茹,听说你把孩子抱回来了,在哪里呢,快让我看看!”她一进侯玉茹家的大门,就高声对着堂屋里正在喂下女孩吃饭的侯玉茹说。
“原来是李婶子,快屋里来!我在吃饭呢!”侯玉茹赶忙放下手中端着喂孩子的面条碗,到门口热情地招呼二队长媳妇。
“吆——,你们娘俩还没吃完?做的什么好吃的?白面面条!饭食还不错呢!”她被侯玉茹拉着手走进屋来。“来,让我看看!”她用手扶着坐在矮桌前小板凳上小女孩的肩膀,“哎呀,这孩子,怎么不高兴?吃这么好吃的饭!”她弯下腰看着没有一丝笑脸的小女孩,“怎么啦?饭不好吃?”她问着小女孩。
“妈妈,我要找妈妈!”小女孩委屈地又哭了起来。
“你看这孩子!怎么又哭上了?”她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玉茹,抱回来,这孩子就一直这样?”
“谁说不是来?自从来我家,这孩子哭的时候多,听话的时候少!真不知道,她能不能习惯下来?”侯玉茹着急地说。
“你家准备的好吃的,够多的了!”她看着八仙桌上放着的花生,红枣,点心说,“看样子,这孩子是想起她娘来,就哭给你看!一旦忘下,就没有什么事了!不过我一共也没看到她有个笑脸!”
“谁不说来?进了我家门,就一共没有个喜欢脸!我真担心,这孩子会在我家待不住?”
“那还得过两天看看,适应了还好,如果还一直这样哭下去,那就不好说!”
“那就再等两天看看吧!”
“你婆婆来过吗?她怎么说?”侯玉茹关心地问。
“今天上午刚来过!她看到这孩子不开心,一不高兴就哭,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说让我好好糊弄着孩子!”
“好吃的,好喝的,我都不在乎!就是害怕她哭给我看!我真快拿她没办法了!”
“唉——,这也得看缘分啊!”二队长媳妇叹息着。“你看,我也给你帮不上什么忙!这事儿只有靠你自己来解决了!”李队长媳妇无奈的说。
“玉茹啊,我下午还得上坡,我先走了!”
“行,李婶子,你慢走!”
送走了李队长媳妇,侯玉茹回到屋里,她收拾了一下吃饭的碗,端去厨房洗刷干净,给猪拌上食,端着到猪圈把猪喂上,就回到堂屋,和小女孩大眼瞪小眼地干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