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好日子还在后头(1 / 2)

宁寿宫。

明月敛眸望着窗外。

重檐静默,帘栊低垂。

阳春三月,天气回暖,外头的天空瓦蓝。

沉默良久,她才回道:

“不瞒皇玛嬷,您和额娘将这枚交于皇阿玛的意义不同。”

她若真的借德妃之手将这五万两银子献给皇上,只怕不仅讨不得好,她和德妃或许都会在皇上心里落个心思不纯的印象。

这自古以来,帝王的心思都极为难猜。

如今的这位万岁爷也是。

如果德妃真献了这枚银牌,保不齐让皇上以为德妃借此争宠。

而且皇上也不见得会收下。

毕竟身为九五之尊的帝王,怎么可能拿晚辈的钱财充门面?

但是太后就不同了。

太后是长辈,在皇上心里的地位也与其他的妃嫔不同。

且这枚银牌更不是她明面上捐的,而是借太后之手以孝敬皇上的名义献出去的。

一来能解了皇上的心头忧,朝廷也能及早将赈灾银拨到灾区。

这二来呢,有了她献的这五万两银子,皇上便不会动用私库。

既能为百姓解忧又不会让皇上为难,还帮皇上省一笔银子。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她的账上统共也就七万两,今日虽一次性献出五万两,可账上不还有两万两吗?

这两万两够她运作新的生意了。

且化妆品店和酒楼的经营运转根本用不到她私库的银钱。

至于她的目的… …

想到这个,明月眸光微敛,眼底快速划过一抹算计之意。

这枚银牌看似不起眼,却也能帮她在老爷子跟前换来许多好处。

这样就足够了。

至于到底能得到什么好处,还得看老爷子的心情。

待思绪回笼,明月这才向太后解释道:

“孙媳只是担忧这枚银牌若是真由额娘交由皇阿玛的话,皇阿玛不见得会收。”

明月此话一出,太后当即就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

她望着手心银牌沉思良久。

虽说老十四媳妇一片孝心,但她担忧的是,皇上不肯收这枚银牌。

德妃献银,皇上可能会认为这只不过是争宠的伎俩。

可她这个太后帮孙媳献银,替老十四媳妇说好话,也不见得皇上肯收。

毕竟身为帝王,私下去用一个晚辈的财物当赈灾银,着实不够体面。

但老十四媳妇若真在明面上将这五万两银子捐出去,倒是显得太过张扬了些。

可太后转念一想。

此事也就她和皇上还有老十四媳妇知晓,并无不妥。

依着老十四媳妇那颗七窍玲珑心,借由她这个太后之手献银确实是上策。

既保住了帝王的体面,又低调行事不张扬,不会让皇上为难。

可真是好心思啊!

这般想着,太后侧首,若有所思地看了明月一眼。

她抿抿唇,才沉声道:

“哀家明白你的心思。”

顿了顿,又道:

“难得你有这份孝心,但这枚银牌你皇阿玛是否会收,哀家可不能保证。”

听了太后的话,明月从软榻上站起身,后退了几步朝太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弯着眉眼,笑意晏晏道:

“那孙媳就先谢过皇玛嬷了。”

--

从宁寿宫出来,回四所的路上,明月仰脸,望着头顶湛蓝的天空深吸一口气。

不急,慢慢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春风拂面,夹杂着温润的气息。

小阿哥、小格格们在御花园放着风筝,嬉笑打闹,甚是欢快。

她回到四所稍作歇息,就将两个贴身丫鬟叫进来,详细嘱咐了一番。

不多时,春桃和冬喜便戴上帷帽,拿着明月给的玉牌出宫办事了。

二人出宫后,便分道扬镳。

春桃直奔城西望舒楼,而冬喜则径直去了城北的黛妆阁总店。

二人是为了招工的事。

明月辗转思忖之下,决定再给黛妆阁和望舒楼各招一拨伙计。

有跑腿的,也有专门干销售的。

跑腿伙计的主要职责就是帮顾客拎东西、或者送货上门,还负责定时向店里的贵宾客户上门推销新品、预订和送货。

至于春桃和冬喜今日去两家总店的任务,只是为了给总店的掌柜传达命令。

具体的招工事宜会交给总店的掌柜去办。

京城总店、分店以及各直隶府的连锁店都要招跑腿伙计。

无论是黛妆阁还是望舒楼,总体都属于服务行业。

所以想要将铺子经营好,店里的服务必须得跟得上。

只有不断升级和完善店里的服务,才能留得住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