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无疑,这是真遇到神仙帮助了。
陈谦听听外面,一片寂静,知道大家都还没起床,随即穿好衣服,把书小心翼翼地塞到褥子底下,出门而去。
陈眕初为文人,八王之乱时投笔从戎,多年征战沙场,与匈奴刘渊及羯人石勒等多有交手,来到建康后也养成了每天习武的习惯,二进的大院中劈了一块儿地,建了个小院,作为习武用。
陈谦来到小院中,取过兵器架子上的一杆大铁砍刀,挥舞起来。
果然如郭璞所讲,他的刀法身不由己的出神入化,龙腾虎跃,刀光纷飞,如雪片一般,“嗖嗖”声不绝于耳,左一个“顺水推舟”,右一个“推窗望月”,上一个“大鹏展翅”,下一个“乌龙摆尾”,反身一个“回头望月”,弓身一个拦腰斩……
得心用手,心情大爽,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真想扬天大叫一声,“太他妈的爽了!”
收刀后,又舞了一会儿剑,也是招数自来,剑法精妙,如有神助。
遂又去了墙角处,取下挂在墙上的弓,从箭壶里取出三支箭,瞄准对面五十几步开外的靶子,借着天空微微泛白的光亮射了出去。
跑过去看时,箭箭命中靶心!
唉,真是没白来东晋这一趟,感谢郭神仙啊。
把所有兵器放好,陈谦跪在地上向天上磕了三个响头,默默地念叨:“郭神仙啊,我一定不负您的教诲,把这一身本领用在驱除鞑虏,恢复河山,统一天下!”
站起身来,向外走去,来到中院,看到角落里有个大水缸,足有八尺(晋制一尺合24厘米多)多宽,高有六尺多,这是府里用来防火灾的,平时里面蓄满了水,差不多得有一千五百斤重。
昨晚郭神仙说臂力也有了,得试试。
他走过去,一手抓住缸沿,微一弓身,另一只手托底,嘴里默念,起……
真的起来了,毫不费力,如果不是面积太大,举过头顶不成问题的。
陈谦抑制住激动欣喜,放下水缸,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自己的卧室,这一场各种活动,身上居然没有冒汗。
他搓着手来回的在屋里走来走去,哎呀,感觉到浑身有使不完得劲。
处在极度兴奋中,他恨不得马上就找几个人比试一下武功,感觉时间过的太慢了。
又取出《青囊中书》,发现里面的文字已然非常熟悉,烂熟于心,匆匆翻到最后一页,才放下心来,又塞回褥子底下。
不知不觉晨曦已从窗棂透进卧室,外面有家人也开始忙忙碌碌各自做事,陈谦从卧室走了出来,他的步伐轻快,精神矍铄,翩然而来的姿态里,不乏心花怒放的意味。
建康上空依旧弥漫着各家各户烧火做饭的气味,鸡叫声、劈柴声、嬉笑声、秦淮河上的桨声……不绝于耳,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幸福,啊,这东晋的世界太美好了!
“谦儿,今天起来这么早,刚要让陈安去喊你呢。”
苗薇和陈眕已然坐在了饭桌旁,白皙矮胖的陈安和翠衫俏丽的荷香侍立在身后。
陈谦应着母亲的话,来到饭桌前坐下。
“怎么样?昨晚睡的可好?”苗薇一脸关切地看着儿子问。
“睡的可好了,哈哈哈。”陈谦从出了卧室门就嘴就没合上。
陈眕微一皱眉道:“什么事,欢喜成这样?”
对于陈谦今天的变化,他还是颇有些费解,知子莫如父嘛,平时早晨都是懒懒散散,磨磨蹭蹭,今天看他咧着嘴,满脸喜悦。
“没、没什么,父亲。”陈谦努力收回笑容,端起米饭碗就吃了起来。
陈眕心中叹道,这个独子,从小被苗薇娇惯纵容,文采武功平平,今天还不知道能出什么丑呢。
但他也不好太责怪苗薇,二人当年成亲还是在洛阳。
公元311年,匈奴刘曜攻陷洛阳,史称“永嘉之乱”。
战乱中,胡人抢掠后烧毁陈府,大火中他们失去了二子一女,这是夫妻二人不愿再提及的一段心痛往事。
陈谦是他们跟随司马睿衣冠南渡后才出生的,老来得子。
——————————
三国魏晋时期本来就多有玄幻鬼神传说,贵族士大夫们迷信谶文,修仙炼丹,宗教盛行,如神仙级的人物左慈、于吉、司马徽、张角,张鲁,葛洪,郭璞,谢鲲......甚至八仙汉钟离等都来自于这个时间段,东晋干宝著《搜神记》,鲁迅著《古小说钩沉》;《三国演义》《太平广记》《独异志》等多有记载那个时期的玄幻神话。
本文借助郭璞给猪脚加持加能量,不属于跑偏主题;全文以还原历史为主,歌颂弘扬正义,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权谋战争并存,不失为一篇东晋五胡十六国史实大片,精彩继续,看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