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各怀鬼胎(1 / 2)

苍穹幽暗,繁星闪烁,一轮弯月斜挂夜空。

淮河畔,晋军大营中灯火通明。

殷浩坐在中间帅椅上,左边坐着荀羡,右边坐着谢尚,文武官员分列东西。

陈谦朗声汇报着前方战情:“末将赶到战场时,安西将军奋勇杀敌,怎奈寡不敌众,而蔡将军轻敌冒进,身陷重围,力竭战死。咳咳......”

顿了顿,他违心地道:“安西将军见我率军前往,指挥末将扭转局势,斩杀氐人巨酋苻菁,歼敌——”

“什么?你杀了苻菁?”殷浩眉头一挑,心下诧异道。

“嗯,是,全赖安西将军指挥有方。”

殷浩似笑非笑地瞄了谢尚一眼。

他不会打仗,但他不是个傻子,而且精明的很。

谢尚啊谢尚,你他妈的也太能装了,怎么把这个傻小子调教成这样了,把两万大军的全军覆没,改成了力挽狂澜。

苻菁啊,谁不知道?

前年苻健率军从中原孤独一掷,举全族人,兵发关中,在黄河岸边对着先锋苻菁发表了《指河誓弟雄及兄子菁》书,名噪一时,广为流传。

比诸葛亮的《出师表》华丽辞藻,实在的多。

他把全族人的性命都交给了苻菁,可见苻菁的份量有多重?

苻健拉着苻菁的手说:“事情如果不成功,你死在河北,我死在河南,如到九泉之下,我们就不相见了。”

这是氐人青年才俊,死在了陈谦手里,还是你谢尚指挥的。

“你接着说。”殷浩道。

“在安西将军的指挥下,歼敌两千,凯……。”陈谦刚想说凯旋,突觉不妥,遂又道:“开回北伐大军中军,向中军将军汇报敌情。”

谢尚暗自长出了一口气,接着陈谦的话道:“中军将军,张遇小人,出尔反尔,投降了苻健,我们不得不防啊,退回淮南,待机而定,您看……”

殷浩思忖了一下,这事如果听你的,我还是不是主帅了。

“不急,我八万大军绵延几十里,想必氐人也不能倾巢而出。”殷浩摆手道。

他接着双手向空中拱了下又道:“待我今晚上奏章,禀明陛下,听候朝廷安排为妥。”

陈谦心道,这个老狐狸,两万大军阵亡,这是北伐之大败,带头人就是你殷浩,你首先要做的是撇清责任,哈哈。

殷浩站起身来,手里挥着羽扇下令道:“北中郎将!”

副统帅,东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刺史,荀羡躬身答道:“末将在!”

“你今晚辛苦辛苦,值个班,全营戒严,让安西将军休息一下。”

“末将遵命!”

“诸将官,各自回营,安排防守事宜,初战不利,再也不能有任何闪失,哪个营出事,主将担责!”

众将一起躬身应命,各自散去。

陈谦回到自己的大营,陈安马上帮他脱下铠甲,取下佩剑,挂在架子上,然后把擦脸热棉布递上。

陈谦边擦脸边道:“陈安,今天这一幕我怎么感觉有点太过血腥,你说他怎么这么不经打,我就那么一刀,他身子就断成两截了。”

“非也,非也,公子啊,我当时替您捏了把汗,那苻菁动作利落,力劈华山,只不过,你的挥刀动作比他快了那么少许。”陈安笑眯眯的回应着。

“匪夷所思啊,杀人我还是第一次。”说着,陈谦想起了什么,又道:“唉?我说你小子,砍了不少人头,你杀人好像很在行啊?”

陈安脸上现出一片凝重道:“公子有所不知,我实是下邳人士,五岁时,遭遇石赵羯人屠城,父母被杀害,两个姐姐下落不明,听说后来跟随全国征调的九千民女一起进了邺城,伺候石虎去了。”

说着,陈安细小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他接着道:“当时我已记事,城内血流成河,多亏广陵公路过下邳,将我收养,直到现在,而屠城的部队里面有羯人、氐人、羌人……我一见他们就想到为父母和姐姐们报仇雪恨!”

陈谦默然,五胡乱华的惨景他在史书上读过,但听陈安叙述,又加深了印象,那种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无辜百姓,是那个时代最倒霉的群体。

“陈安,斩了几颗头颅?哈哈,升了官没?”陈谦为了缓解陈安的痛苦,故意笑道。

陈安用袖子擦了擦眼泪道:“别提了,斩了六颗头颅,大家抢的太厉害了。拿到别部司马处登记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赏赐呢。”

陈谦心下叹息,一个平民百姓,要想升官,势必登天,但一经给了一个小官职,那就等同于有了职称、铁饭碗,有了退休后的养老保险保障。

“你去休息吧,今天咱俩都挺累的。”

陈安拿过擦脸棉布,在水里洗净,挂在帐篷里,然后给陈谦倒上洗脚水,退了出去。

十日后,淮河北岸,晋军大营,旌旗飘扬,营帐星罗棋布。

殷浩率领众将跪接圣旨,朝廷的定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