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城在石头城西侧,离江边有一里路左右,本是东晋时期扬州刺史治所,龙骧将军朱焘自从担任了六部尉,将指挥所前移到了这里,毕竟建康的城防重中之重就在江边。
桓冲虽然已是征战八九个时辰了,疲惫不堪,但为了建康的安危,还是决定去看看,遂带人向石头城跑去。
来到石头城下,远远看见朱焘身先士卒,正在猛攻石头城,而石头城上的羌军兀自顽强抵抗,一时间呈胶着状态。
姚靖本可以早早乘船撤往北岸,但他秉性淳厚善良,不忍丢弃手下,非要带着每一个人都回江北,部下屡次三番欲掩护他先走,他依然死战不退,艺高人胆大,他也是姚襄诸弟中最能打的一个。
这是建康城中的最后一股羌军,放走,是大晋的耻辱,不放,一时半会也攻不下。
桓冲在后面观察,暗自思忖,如自己带人从北面江上偷袭或许能消灭这股羌军。
想罢,他带领手下沿着长江岸边绕到了石头城后方,但江岸上怪石嶙峋,行走极其困难,心中暗道,如果轻易能从这里包围石头城,朱焘早就实施了。
正犹豫间,看到有艘小船从江面驶过来,忙站在礁石上挥手大喊。
船上一老者和几个水手看见他,大声问:“尊驾有何事情?”
桓冲大声喊道:“老人家,借船一用,我是大晋镇蛮护军,载我一程便可。”
老者命人将船驶近岸边,桓冲躬身一揖道:“建康有胡人作乱,石头城是险要之地,老丈载我等过去,歼灭胡人。”
老者抚须道:“我刚从秦淮河驶出,本是过来送鱼的,但见河中飘满尸体,不敢前进,想回京口呢,原来是有胡人入侵啊。”
遂命人靠礁石停下,接桓冲等人上船。
向前行驶了数十丈,绕过礁石堆,就是石头城下,有七八艘大船停靠岸边,上面有羌军把守。
一见有船靠过来,羌军的箭就射了过来,桓冲等人忙爬伏躲避,渔船依旧慢慢靠了过去。
到差不多一丈远的时候,桓冲对老者说:“谢谢老人家,等平息动乱,你来征西大将军府找我,我叫桓冲。”
说罢,桓冲手持钢刀,冒着箭矢,站起身来纵身一跃,腾空而起,如一只大鸟般跳向了敌船。
这小子可把羌军惊呆了,还没缓过神来,桓冲已到甲板,一个纵步连环劈,刀片如雪花般洒了过来,瞬间砍翻了船头的七八名羌军。
随着渔船靠近,几十名亲兵一声呐喊跳上敌船,不大一会儿工夫,七八艘船上的看守羌军被砍翻江中。
然后桓冲等人来到石头城底,有一个石头阶梯直通城上,常年江水浸泡,潮湿滑腻长满青苔。
桓冲第一个带头向阶梯上走去。
姚靖在城头指挥手下与朱焘部正在血战,手下来报,有人从后面杀上来了,忙跑过去看,果然,一个英武健硕的年轻人正带领一伙人杀上来,心中暗叫不好,退路将被截断。
当桓冲沿着旋转的石头阶梯向上跑到还有几蹬时,姚靖显身忽地一枪向桓冲头顶扎去,桓冲早有防备,一个闪身躲开枪头,奈何自己刀短,只得贴着城墙石壁继续向上走。
一击不中,姚靖又上向下闪电般连扎三枪,由于阶梯狭窄,桓冲一时上不去,倒也无计可施。
后面有亲兵从刚才羌人船上拿过一个盾牌,大家往上传递,最后传到第一个的桓冲手里。
桓冲盾牌在手,心中有了底气,“铛铛”两声扛住了姚靖的两枪后,人已经登上了石头城顶平台。
一个是姚襄诸弟中武艺最高,一个是桓温诸弟中实力最强,二人刀枪并举站在一处。
一个铁枪宛若游龙在云层之中翻腾,一个钢刀好似猛虎在山峦之间跳跃。
电光火石间两人交手数合,皆暗自吃惊对手的身手了得。
两人手下军卒也混战在了一起,朱焘在下面看的明白,心下大喜,这是谁帮了这么大的忙,他瞪起布满血丝的双眼,挥剑大吼道:“城上有援军到了,大家冲啊……”
城上二人酣战了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但形势的优劣令姚靖心中不安,他边战边四下扫视战局,寻思着如何撤离,不防一脚踩在了地上丢弃的一只枪杆子上,脚一滑跌落在地上,刚待要翻身爬起,桓冲的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手下羌军也被困在城上的角落里,最后被一一斩杀。
有手下过来,将姚靖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当朱焘登上城头,一见是桓冲,赶忙快步走过来,插好佩剑,笑道:“买德郎,哈哈哈,是你小子,好样的!”
桓冲拱手道:“参见龙骧将军。”
“唉……免礼、免礼,多亏你啊,你怎么在这里?”
桓冲将经过简单的讲了一遍,朱焘甚为感动,这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郑重地抱拳施礼道:“不是你,我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攻下这石头城。幼子啊,大恩不言谢,我记下了!”
桓冲忙还礼道:“龙骧将军言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