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荡水之畔(2 / 3)

事,也不会用套马索,我们的武器是刀枪,刚才伏击你的人都在那里。”青衫年轻人指了指黑影里的十几具尸体道。

“哦,请容我歇息片刻。”地上的年轻人波澜不惊,只瞟了一眼,闭上了眼睛。

借着火光看,这个年轻人也就是二十出头的样子,中等身材,体型魁梧,头发微黄,鼻直口方,英挺的剑眉下一双虎目泛着绿光,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那张四方脸,非常白,整体五官既有某种吸引人的贵族气质,又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休息了一会儿,年轻人从地上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向另一侧的尸体走了过去。

出人意料的是他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一个随从嘟囔道:“真是个粗鄙之人。”

青衫年轻人憨笑着摇了摇头,从篝火的架子上扯下一个鸭腿啃了起来。

年轻人蹲在尸体旁,掀开了每个人的蒙面布看了看面孔,似乎还在不断的点头,仿佛早已预料到一般自言自语。

过了片刻,他来到篝火旁坐在了青衫年轻人身边。

青衫年轻人转头看了他一眼,刚刚被他们从鬼门关拉回来的这个年轻人,白皙的方脸上居然隐隐带有一股傲气!

边嚼着鸭肉,边讥讽道:“阁下刚才是在为这帮贼寇祷告祈福吗?”

年轻人肃然道:“兄台说的对也不对,这些人在下认识,且还挺熟,确有不忍,但他们不是贼寇,是在下兄长的侍卫。”

“哦?”青衫年轻人有些错愕,“还有此等事?你和令兄这么说是势同水火喽?”

年轻人嘴里嘟囔两句,旁人都没听明白,因为他说的是鲜卑语。

“兄台,对于您的救命之恩,在下感激不尽。”说着,他躬身一揖,接着又道:“您果断出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下日后必会重谢,而且会远远超出您今晚的义举。”

但青衫年轻人并未有任何表情,依旧啃着鸭腿,似乎鸭肉的味道比他的许诺更加吸引他。

“阁下感谢我救命之恩,而我还不知道你是谁,似有些无礼吧。”

“也对,这我倒忘了,在下是辽东鲜卑人,姓慕名垂,是辅弼将军慕容评手下骑都尉,不知兄台是……”

“哦,我是大晋前将军谢尚麾下中军校尉陈……兼。”陈谦故意把偏旁隐了去,他是奉谢尚令,来荡阴,这个邺城南下必经之路,接应陈安的,确切的说是接应谢尚朝思暮想的传国玉玺。

“幸会啊,陈将军!”慕垂再次拱手道。

陈谦也笑着指着篝火架子上的鸭子和羊肉道:“慕将军一定是饿了吧,请随意。”

“那就谢过陈将军了。”慕垂分明是真的饿了,伸手撕下了一大块羊肉,吃了起来。

“要是有酒就更好了,哈哈哈。”慕垂倒是不见外,朗声笑道。

“哦,我是不喝酒的,”陈谦回头问了问随从,“你们谁有酒,拿过来。”

有随从拿着酒壶递过来,慕垂谢过后,咕咚、咕咚喝了两口,“啧……哈……”表情非常畅快。

陈谦心道,这些北方游牧民族是真能吃能喝的。

“慕将军的兄长为何要加害于你?”

“唉,不提也罢,为了些遗产,财产,一言难尽啊,陈将军怎么来了荡阴?”

“哦,我也是路过,奉前将军之命去晋阳送信。”

“哦?这张平现已投靠苻健,被封为大将军了,为何还要给他送信?”

“张平速来与前将军交好,惺惺相惜,想来他们大人物之间可能有些交际,不是我们所能猜测的。”

陈谦接着反问道:“慕将军怎么也会在荡阴?”

篝火照着慕垂白皙的脸庞,美食与酒精的作用令他泛绿的双眸炯炯有神。

“我也是奉辅弼将军之命探寻敌情,听说你们刚刚打败了姚襄,而姚襄在谯郡待不下去了,有向北救邺城的动向。”

“啊,哈哈,原来如此,他是没脸在大晋地盘上待了。”陈谦发现啃着羊肉的慕垂缺了两颗门牙,啃着颇有些费事,不觉笑道。

“我的手下可能待会就到了,他们的马慢。”

陈谦关切地道:“慕将军以后可得小心点,走夜路,还是人多的好。”

慕垂的眼神暗淡了下来,喟叹道:“套马索,绊马索,居然用这等下流手段,唉。”

正说着,陈谦派在外面的哨探匆匆过来报,有一队来历不明的骑兵由南向北过来。

紧接着,邺城大道上响起了微弱的马蹄声。

慕垂道:“有可能是我手下来了。”

不大一会儿,一支百余名骑兵队伍由远至近奔了过来,看到大道旁山包处有人马和火光,马上呈战列队形,包抄了过来。

情况不明,陈谦和随从们也纷纷拔剑准备战斗。

当骑兵队伍走近后,慕垂用鲜卑语喊了一句,对方应答了。

慕垂对陈谦道:“陈将军,是我手下。”

陈谦摆手让手下收起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