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长安东市(2 / 3)

人潮涌来,几乎走不动了。

粮市上,大小豆,瞿麦,山提,赤小麦,旋麦铺得到处都是,还有卖枸酱的,打着招牌号称醯酱千瓮的,端的是目不暇接。

陈谦不由得精神大增,一扫十几日的疲劳赶路,饶有兴致的逛起大街来。

前面陈安忽见有一家商铺前正在收芜菁,见收来的菜已堆得山高,一老板娘尤在不停地与农人交易,便上前问道:“这是蒸干了做菹菜的么?能卖出这么多?”

“咱家在做这生意也不是一天两天,多少价还没有数的?别再哆嗦了,再加一匹绢,爱卖就卖,不爱卖上别人家去!”老板娘脆生生几句和农人将买卖敲定,方才回过头来,冲着陈安一笑。

这妇人虽说也有三十开外,可乍一看,却也丰颜韶鬓,颇有几分姿色。

“一看就知道您不是本地人!”老板娘目中甚有嘲笑之意,道:“这么多芜菁,若是做菜三五年也卖不去的,再说您看这么老的菜,还怎么蒸?这是剔籽榨油用的!”

陈安听了不由面上发赧,陈谦忍不住在一旁哈哈大笑,他这一笑,中气十足,便引得对面小楼平台上有人探出头来。

那人执扇掩面,只将娇颜露了小半,恰如月隐云端,花斜雾下,陈谦不由得凝神去看,不知不觉就敛了笑声。

这女子见陈谦盯着自已,颇有些揶揄粗鲁,显然有些不乐意了,随手取来什么东西往下一泼,只见得当空晶亮亮的一片光幕,向着陈谦兜头罩下。

他方欲躲避,已是头面尽湿,鼻中嗅得酒香扑鼻,显是挨了一杯芬芳馥郁的米酒。

当下里连陈安在内的路人们尽数看着陈谦的神色,掩口而笑。

那老板娘更是 “卟哧!”一声,笑得花枝乱颤,不能自给。

她这一笑,陈安也憋不住笑得前仰后合,“今夜……十五,能得美人……赐酒一盅,公……路二真是何幸之如也!”

听到这话,陈谦方才摇头苦笑。

老板娘忙从身上取了一条汗巾,给陈谦擦拭着,边道:“我家还开了间小馆子,二位不如上馆子里坐坐,头巾我拿去洗了,一会就烘干给先生送来!”

经她这一说,二人方才发觉紧邻着隔壁有家“朱氏酒肆”,想来这老板娘就姓朱了,见她如此热心,二人也不推辞,便走了进去。

进得屋来,见靠左手窗下一道长炕,摆了七八张几案,此时并无旁的客人,还算清静。

右手是柜台,有个掌柜模样的人趴在后头迷糊。

老板娘一进来,就拎了掌柜的耳朵起身,“还睡呢?客人上门了,快来招呼!”

掌柜显是被老婆训惯了的,慌里慌张地跑过来抹桌子,又问点什么酒菜。

二人落座,问了几个店里的特色,要了四个小菜。

不大一会儿,酒菜上齐,方才能安静说话。

陈安端杯子呷了一口,轻轻咦了一声,道:“竟是正经的邺中鹿尾!”

陈谦嗅了一下,点头朗声道:“果然不错,这几年战乱一止,道路立通,货殖交易畅利十倍不止。长安能有今日,有赖于陛下的仁政宽宥啊。”

陈安放杯望向窗外,窗外房舍作纬行人为经,织就一幅盛世风情图。

二人静下心来,异国他乡,闹市繁华,远离谯郡繁忙军政,旅途千山万水长途跋涉,似乎浑不知今夜他们将希望与悲情都寄托于其对方身上。

陈谦忽然又想起了司马熙雯,不觉唏嘘不已,陡然间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陈安察言观色,发现异样,知道陈谦此刻又起烦心,遂低语道:“公子,且放宽心,夫人的音讯应该很快会到。”

陈谦便略笑了一下道:“你可记得,阿姊在邺城时,你对我说过的话吗?”

他这句转的突厄,陈安不知其意,有些发窘,神情惨然道:“我当时是要去邺城赴死的,幸得公子舍命赴鲜卑大营,面见慕容垂。”

陈谦低声攒眉道:“我此刻就是你当年的心情。

“公子放心,”陈安喝下满满一盏酒,将苦涩的笑意咽了下去,道:“今晚我一定会见到夫人,和她商定出走计划,回来禀报于您。”

看着窗外已是过午,陈谦喟然叹道:“若无你的相助,我在廷尉府诏狱,不知有何结局,不管事情有多严重,定要先保全好自己。”

陈安心下感动,感觉眼中有些干涩,擦了擦眼睛低语道:“公子不要为我担忧,我一介奴仆,现跟随公子已是男爵,此生足矣,鲁氏一族也是仰赖公子大恩。”

陈谦心头不由一沉。

这些话就像生离死别一般,觉得有些太沉重了。

可今日在氐秦国都,虎狼之穴,危机四伏,竟是二人肺腑之言,得以交心。

这么多年来二人公事、私事皆繁忙,分分合合,久未做如此长谈。

想起自己从现今时代穿越而来,还得郭璞授书,五年多了,却还是一事无成,毕竟自己比眼前这些人多了许多历史及现代知识,心下惭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