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帆,归来不再少年
“历尽千帆”,这其中有哭有笑,有血有泪汗;有因自己莽撞而遭遇危险时的惊慌,有因为一时大意,导致功亏一篑时的自责,经历了这些,少年归来时还能是那个少年吗?
初中生物学课本上曾提到过“生物适应环境,同时改造环境”。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在改变周围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肉体还是意识都将被改变——肉体因为生长的规律而导致机能的衰退,因为年少时不注意爱惜而伤痕累累,甚至残废。同时,意识也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学前:渴望外面的世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小学:懵懂无知,除了打架以外还蛮开心的;初中:开始紧张了,担心考不上高中,甚至还有一些早熟的人开始谈恋爱……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少年心性吧;至于高中嘛……或许更多的是感到被欺骗了吧,看看动漫里的高中生活,再看看影视作品里的高中生活,然后再看看自己——也不知道干了什么,不就是被人找麻烦了回骂了两句,被人拿手机偷拍了直接举报,有人上课换座位说话被吵到然后帮老师说了两句以及有人在班级扔球被砸中后把球捡回来扔了回去吗,让那帮女生不断针对。班主任也很离谱,也不知怎的把我的一本书看成了手机,然后也不调查也不确认,上来就翻包,找不到还扣屎盆子,无中生有。不免让人想起了成龙的那句“游戏中的你再强也是假的。”另一个屎盆子就是值日了。跑班历史老师口中的前两节课是指前两天!这都算我头上还真是“穿越时空竭尽全力我会来到你身边”啊。不过我现在已经不在乎了。这,大概就是历尽千帆的结果吧。
也就是说,人总是在变的,所谓的少年其实也只是那么一段时间。再往后,意识上的磨损会让人不再那么轻狂而变得内敛,大概算是一种成熟吧,而肉体上的磨损则会让人想轻狂也无力为之,也就是衰老。就这样,一个人慢慢的就这样从一个少年成为一个成人,再成为一个老人,最后消逝于世间。千帆历尽,哪里还有什么少年?
所以啊,哪有什么“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有也不过是缺心眼罢了。正常的人生就是生老病死,意识上如果没有生病的话也会愈发完善,心智也会愈发成熟,怎么想都不会是少年吧。
谈底色
画画要先上底色,底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画的质量。人也是一样,孔子的“绘事后素”说的就是人要打好“底色”。但底色是可以随着人生的经历而发生变化的。
大多数人的底色最开始是白色的——纯洁无暇的白。我也一样,但到了初中我的底色就成了妖异的血红色。因为我在小学认识到,要想免受那帮女生欺负,最好的方法就是无视那些所谓的道德,一拳闷上去。事实也是如此,在我将一个男同学打出血来以后,班级里那个天天针对我的纪律委员就算是我有什么“问题”,说话时也是惊恐的。或许这个底色还不错。
至于高中,一开始我的底色大概是绿色的吧,因为觉得自己也大了,就别在乎那么多其他有的没的的了。一开始也确实如此,在班主任老师的管理下,教室大致被分成了两部分,愿意学习的人努力学习,不愿意学习的人被要求上课不得打扰别人。除了班里有一个怪胎经常捣乱,班级里很适合学习。到了下半学期,怪胎的情况也有所好转,班里也平静了。当然了,在平静的班级里,还是会激起一点水花的。比如那个怪胎有一次偷拍我,然后就起了不小的争执,不过有班主任开导,也没造成太多影响。但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第二和第三个学期,我的底色变成了橙色,因为班里换了一个要求比较高的班主任。在她的高压下,休养了一学期的我开始攻坚合格考,在激发了大量潜力后总算是把十一科合格考都过了。但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我的底色变成了青色,这个代表着气血不足的颜色。至于再下一个学期,我的底色大概是代表了混乱的棕色,因为我感到很懵——班主任给我扣上了第二个屎盆子,难道是因为上一个学期我没太在意第一个所以让她产生了我可以拿来刷成就的错觉?还有,谁说高校的学生可以用语文来竞争的?他们所谓的“语文不好”指的是选科三百,剩下两科不低于一百四十五,而语文只考了一百四十或者一百三十。与其花时间费脑子补血糖增体重去争那可怜的八分,还不如换换思考模式,主科及格,物理冲个九十多分,剩下两科争个七八十分呢。
国庆回来,我的底色将会是透明的,因为经历了各种状态体验了各种底色的我已经不再迷茫了,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