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匹夫有责(1 / 2)

一生九死 刘博文 3813 字 2022-12-25

自振国离开中秋家的茅屋,中秋就好像生了一场大病,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人也一圈圈的瘦。

中秋妈看在眼里,虽然痛在心里,同时心里也有几分欣慰,她知道女儿的心思已经被振国带走,而她对振国的好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坚定。她认定振国是个有作为的好小子,中秋虽然读书不多,但也心存慧智,她觉得倒也与振国比较般配,看到女儿那失魂落魄的样子,她觉得应该先带中秋回家去看看,几个月的时间,家里也应该平静了,可是,她心里有些埋怨中秋她爸,不管怎么样也有必要捎几句话下来呀,虽然,她知道自己的家里人是在干什么,但是也是正因为这个,她才更加埋怨和担心。

她自从嫁到六十渡不久,就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在为土匪做眼线,虽然她十分痛恨土匪这两个字,可是,当她知道这些土匪除了打劫一些来往六十渡的公货和一些臭名昭著的流氓恶霸之外,很少骚扰一般平民百姓,也就是说一般不抢,抢的就是大货,为此,他们有公愤却无民怨。因为自己家开的是旅馆,所以,对周边发生的新闻和各地财阀的主要活动十分清楚。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会及时通知三角寨。

对于县里要来剿匪的消息,他们经常听到,只是具体的真动作,却直到这次苟局长带兵前来清剿。

出于对团防局的了解,他们知道团防局比土匪更匪!加上自己本身的职务,她们才提早回洞庭湖的娘家躲避,并在江边无意中救了几乎断气的振国。

她非常相信命运,她认为振国就是上天赐给她们家中秋的夫婿,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阴差阳错。为此,她想尽快回去告诉中秋她爸,顺便请六十渡那有名的陈瞎子帮振国和中秋排排生根八字,她宁可信其有,如果缘分和命运能够重叠,那将是天作之合。

既然母女俩都有归心似箭的感觉,也就没人纠结于怨气了,更不会考虑剿匪的情况如何。

回家的感觉虽然还有些恐惧,不过,经历过一次特殊的生离死别之后,她们好像已经对生命淡然了许多,中秋妈甚至已经开始认为:人,可以躲避灾难,却无法与命运抗战!

心中有了那份淡然,就轻松了许多,去洞庭湖的时候,心情和那芦苇一样一片凄凉,如今,大地上已经开始泛绿,那嫩绿的芦笋一个一个破土而出,早春的天气尽管有些阴霾,可是,那蓬勃的春气并未被阴霾挡住而如期来到人间。

中秋有些兴奋,她心中已经不再有惶恐和惧怕,她有了一种精神的依赖,有了一种无名的牵挂,这种牵挂让她倍感幸福,心中的那种快感,毫无掩饰的挂上了那青春洋溢的俏脸。

回家的船儿是逆水行舟,如果不是心情愉快,那么,这段路程对两个女人来说肯定是非常艰难,可是在船尾摇着双桨的中秋却浑然不知那种吃力,反而她觉得那贴水飞过的鹭鸶像是在翩翩起舞,穿过那滚滚的乌云,肯定是灿烂的阳光!她第一次有了需要好好打扮一下的想法,她想为振国打扮自己,好像振国永远在面前痴情地打量这自己,想着想着,两朵红云爬上了了的脸颊,她不由得独自噗哧一声娇笑。

妈妈在船头稳稳地把着舵儿,眼睛愉快地打量着前方,结了婚的女人虽然去娘家婆家都叫回家,可是,两种回家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回娘家那是一种牵挂,一种怀念,而回婆家那是一种生命的依靠,一种生活的快感!

一抹夕阳枕着山头从云缝里钻了出来,染红半边天际,映红了一江春水,那美轮美奂的晚景令中秋妈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

资江左岸,益阳城边,有一座裴公古亭,此时,余晖下,浓妆重墨,亭角上的风铃在晚风的搏动下发出清脆的响声,好像是为从白鹿寺徐徐传出的佛音均匀地敲打着节奏。中秋妈爱抚地瞥了一眼女儿,说:“秋儿,我们今晚就把船泊在这里吧,明天我们去寺里拜拜观音,请观音保佑我们家无灾无难,保佑我们地方风调雨顺。”

中秋听妈妈说要在这么热闹的地方泊船,别提心里多高兴,加上还说要带她去拜观音,她更是求之不得,她正好想求求观音保佑她心中的他,保佑他逢凶化吉,保佑他一生平安。

她心里在喊:“振国,你现在在哪里呀?”

振国他们火急火燎地赶到表叔的小屋里,房子里像着了火似的发出一股呛人的烟味,几十个男人坐在那里,嘴巴像被钉着了一样,没人说话,本来就阴暗的屋子里死一般的静!

振国感到了一种恐怖的气氛,所以,也就只好一声不响地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表叔见振国他们回来了,就轻轻的咳了一声,算是提醒大家注意,大家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了他。

他定了定神,目光扫了一遍大家,心情十分沉重,但眼神里却毫无怯意。

“兄弟们,我把你们从码头上拉到这湖里,原本是想大家有个活路,可是,我们在这里已经几年,虽然没死,但也没干过正事。地方上的恶霸我们没怕过,地方上的官兵我们没有怕过。这其实不是我们厉害,而是他们过于的窝囊,他们想快活,他们怕死。或者,他们和我们都讲一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