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暂时打乱现在的班组编制,前后两条战壕形成立体火力,每个小组负责自己正前方五丈的射击面,火力适当交叉,但必须保证自己阵地前的敌人要消灭。快!”
“是!”一排长对朱参谋的调整非常认可,对于在一个炮火中滚来滚去的人来说,没有比得到那种清晰指挥更加乐意的事!
“再有,所有机枪集中到上面这条战壕,减轻第一线撤退负担,再说第二线地势更有利于保护机枪手,更有利于控制阵地。”
“兄弟们,快!快按照朱参谋的命令快速调整。一班长。”
“到!”
“你带三十个兄弟控制第一线,分三人一组,各组配齐步枪一支,冲锋枪每人一支,手榴弹五箱,子弹五箱,记住,一旦需要撤退,你们马上进入左前方的预备防线,随即投入战斗。”
“是!”
“二班长。”
“到!”
“你带二十个兄弟坚守第二线,配置和一班相同,不过子弹和手榴弹各多配两箱。因为我们只有一步撤退的可能,所以如果没有消灭进攻的小鬼子,不准撤退!”
“是!”
“三班长。”
“到。”
“机枪手由你指挥,给我朝鬼子多的地方狠狠的打。”
“是!”
“还有几个刚才受伤不能继续战斗的兄弟,撤至预备线,先行整理战壕,装配子弹夹。”
“谁负责?”有伤员问道。
“自己负责自己。”
“是!”那个回答的伤员本想抬起手来行军礼,可是,他的右手已经永远没法抬高了,弹片已经将他的右手齐肩炸断,血迹斑斑的绷带将他的上身困得像粽子一样严实。
战争,是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殊死较量。战争空隙的休息是宝贵的,因为能够休息的人都能够证明自己还活着!可惜这种时间太短促。振国利用这短短的时间观察了一下整个连队的布防情况。
整个阵地以一排最为居高临下,地势险要,但这里几乎能够招呼到整个阵地,最为不利的是,这个地方显得有些孤立,无法几个排互相呼应,更要命的缺点是,这里虽然背后是悬崖,可以不担心背腹受敌,却无法了解敌人未进入战斗前的举动,因为这个山头刚好挡住了敌人的进患路线。按道理说,连长在这个位置比在刚才振国过来的那个位置要安全得多,最少,撤退的时候,这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利用,然而,连长却并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战友们的安危之上,就冲这一点,振国刚才的那点不快突然之间也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振国在这居高临下的地方看着二排和三排的阵地,心里总有有些觉得不对劲,如果敌人只是小股队伍,或者今天不再有增援部队,那么,这个阵地要保住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一旦敌人一定要置你于死地,后续再增加援兵,那这场战斗将是无比的惨烈,因为,我方早前被所谓盟军耍得非常惨痛,现在国内的战局又十分吃紧,这里的补给线更是只能完全靠自己的军队来保证,也就是应了“自靠自、不误事”那句老话,加上前几次战斗打得非常惨烈,部队伤亡过大,新的补充兵员只能从各部队陆续补充进来,战斗力虽强,但驰援确实困难,由此,振国想,能不能将国内打游击的那种办法用在外国这荒郊野岭呢?
敌人一反常态的很长时间没有发起进攻,振国心知不妙,想去和连长好好沟通一下,可是,这一来一去的时间,不一定就是敌人进攻的时间,他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他只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利用这个比较有利的地形力所能及的配合二三连的阻击了,他和战士们清理了一下自己的弹药,又叫战士们尽可能的将那些能够搬动的石头堆到自己的身边,一则可以更好的加固掩体,二则可以在九急三危的时候,石头也就成了可以致命的武器。
振国心里在向菩萨祈祷,他请菩萨一定要保佑他们这次打赢日本人,但他并不完全知道,在这里战斗,敌人不单单是日本人,对日本人,那是有备而战,可是另外的敌人却是防不胜防。
振国瞄腰走到一排长的身边,拍了拍正聚精会神地瞪着阵地上动静的一排长,问道:“一排长,有烟吗?”
“有,旱烟要不?”
“要得,抽口烟来缓解一下情绪。”
“朱参谋原来抽什么烟?”
“哈哈,我本来还没学过抽烟呢。”
“哦?男子汉还是抽烟比较好。”
“为什么?”
“提神啊,解闷啊,哈哈。有时候还增加胆量呢。”
“有这么神奇吗?”
“起码你今天就想抽烟了,这就证明这烟能够解闷。”
振国依样画葫芦,照着排长卷烟的方法将排长给他的烟卷了起来。排长将点着的草绳递给振国,振国试着叭了几下,可是进入口里的除了烟末以为,并没有那种神仙般的蓝雾从口里吐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欺负我是不抽烟的?”振国将自己卷好的喇叭筒交给排长验证,看看到底是哪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