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拖拉机接人(1 / 2)

这些严姜花一点都不知道。

要是知道肯定会说:呵,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你要给我杠?来啊,我奉陪到底。

“姜花你醒了?吓死我了,喊了你半天,一点动静都没有 。”

胡文芳拍了拍胸脯。

“哈哈,我就是那样,一睡着就雷打不动,加上这几天路上确实太累了,就多睡了会儿。”严姜花解释。

一行四人随便吃了顿早饭,找了招待所的工作人员问去汽车站的路,听说到永修县的一天就只有这一趟,深怕错过。

好不容易七拐八拐找到汽车站,刚好看着这汽车要出发。

“欸,等一等,这还有人。”司冉娇大喊一声,急忙追去。

汽车停了下来。

“快,上车。”

车上收钱大姐赶忙招手。

四人大包小包拖着行李登上了车。

严姜花一上车,一看,好家伙,车内里里外外坐满了人,车内空气浑浊不堪。

严姜花下意识屏住呼吸,这味道,真销魂。

四人只能在走廊空地或站着,或蹲着,或直接坐在行李上。

“怎么还有人,我们都坐满了。”有年轻一点的乘客抱怨。

“爱坐不坐,钱我可不退。”收钱大姐够硬气。

也是,一天就这一趟车呢,人能不多吗。

快到中午时,他们终于赶到永修县县城,太不容易了!

严姜花差点喜极而泣了,她都不知道自己还有晕车这一毛病,在车上那个胃啊,就一个劲的翻腾,耗费异能治愈都不管用。

司冉娇那么一个活泼的人也跟着蔫了,胡文芳还好些,贺雷完全没反应,这晕车果然和每个人的体质有关,是吧!

出了汽车站,就看到有辆公社负责采买的肥料种子之类的拖拉机在。

车上的人见他们几个知青出来,一位中年男人下车招呼他们。

说是邓家湾的大队书记 ,姓陶,名红兵。

这次刚好村里要来县城采买肥料。

正好来接他们,还说之前的知青们来的时候就只能坐牛车到村里。

得,意思是他们很幸运,能坐上专车呢。

在他们来的前一天已经有好几批知青分配到其他村去了。

他们几个由于比较远,到得相对要晚一些,就只剩邓家湾太平寺村还有剩余的名额了。

拖拉机后面空间也不大,有半车斗都是大麻袋种子肥料。

车没顶棚,光秃秃的,四周也只有铁架子围着。

四人将行李放好,把自己塞上了车。

陶书记吆喝一声,开车的

老乡开始卖力的摇动手柄,拖拉机的发动机突突突的冒起了烟。

载着几人和半车肥料颠颠簸簸的回乡。

严姜花顶着一头乱蓬蓬的枯发四处观望,她可太喜欢这敞篷拖拉机了,至少比那密不透风乌烟瘴气的汽车好多了 。

路上还瞅见许多人三三两两前行着,许是前一晚下了雨,一路泥泞。

路上行人或多或少裤脚沾上了泥,甚至还有一男娃摔了一狗啃屎,娃娃大哭起来,估计是他妈的妇人模样,拉起男娃一边擦脸一边骂。

拖拉机上的一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庆幸。

戴草帽的老乡坐在车头的铁把上,也看到了这一幕,带着一脸褶子黑黝黝的脸庞说道:“这乡下就是这点不好,一下雨,路就难走,到处都是泥巴。”

“对哩,你们也是好运,有车接,咱们呼啦啦坐比他们靠甩火腿快多了。”书记也在一旁搭腔。

“还是咱书记领导好。”严姜花趁机嘴甜夸赞,说得那位老乡和书记笑容满面。

“可不是吗,能为咱老百姓谋福利的书记才是好书记。”贺雷也在一旁找存在感。

邓家湾距离县城不算太远,走了小半天就到了太平寺村。

下车时,贺雷鸡贼的给书记老乡二人递上了香烟,以表感谢,二人眼睛发亮,这个年代香烟难得啊,他们最多抽的是叶子烟。

村口接待的人还没到,书记直接领着四人到了大队长家。

队长家是一座三间青砖大瓦房的农家小院,院外四周围着不到人高的土坯。

院中收拾得十分干净,只有一位白发苍苍得老人和两个一大一小的男娃在和稀泥。

老人姓赵,是大队长赵学工的老汉,正抽着旱烟,看见几位知青上门,热情招呼起来。

叫大一点的男娃出去找他爹回家。“赵强,去,喊你老汉回来,就说知青们到了。”

然后拉着他们进院喝水,一边聊天一边等大队长赵学工回来。

不久,大队长赵学工带着一脚泥踏进了院子。

大队长赵学工浓眉小眼,剪着寸头,语气略显威严,头戴草帽,身穿白汗衫灰裤子。

抱歉道:“唉呀,最近忙着种冬小麦,差点忘了派人去接你们,还好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