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清平乐26(1 / 2)

戚婉宁赶到的时候,戚晚安已经把刺史的滔天罪证搜集得大差不差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戚婉宁到时,顾玉融陪着戚晚安在城门口迎接她,她翻身下马后对顾玉融抱拳行礼,便拉着戚晚安上下打量。

没受伤,但瘦了。

“瘦了。”戚婉宁皱了皱眉,摸摸戚晚安的脸,“看来辛苦,天凉有没有添衣?热时是不是又忙着贪凉?”

戚晚安听了忍不住弯着眼眸笑,戚婉宁这一阵嘘寒问暖的,生怕她受了委屈。

戚婉宁在府里就扭捏,一面想她是庶女,又柔弱不能自理,偏得宠爱,瞧不上她做派。一面又把她当妹妹,唯恐她受了些委屈。

顾玉融在旁听着,捏拳凑到唇边轻咳一声:“襄平郡主。”

戚婉宁转过头,说话坦坦荡荡:“襄平直来直去,做事不过脑子,若有冒犯,还请太子多多担待。”

“无妨。”顾玉融笑着摆摆手,“此次赈灾,就靠郡主出手。”

“分内之职罢了。”戚婉宁答得铿锵有力。

在戚婉宁的镇压下,顾玉融顺水推舟假装捣乱的胡人被剿灭了,也威慑了某些贪心不足蛇吞象,正在蠢蠢欲动的人。

戚晚安也不知道顾青云用了什么法子瞒天过海溜到灵州,总而言之一直在暗搓搓给他们使绊子。

奈何顾青云行事谨慎,嚣张却不着痕迹,再加上念及旧情,戚晚安也睁只眼闭只眼算是过去了。

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剩下的还有的争的,别一会两败俱伤,让人渔翁得利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赈灾。

赈灾之事差不多经手七七八八,顾玉融和戚晚安也要回京了,刺史是恨不得放鞭炮庆祝一下。

往年赈灾什么的,就是捞油水的好时刻,可偏偏今年派下来顾玉融和戚晚安来赈灾,天潢贵胄,他也只能忍着不动手,不好在人眼皮子底下做大手脚。

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精,非但没一个好糊弄,还一肚子坏水,明里暗里都撺掇他以身作则节俭持家,再带领大大小小的官员出手捐款。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小官员突然横死家中。

胡人平日里都喜欢南下,他这平常胡人都不爱光顾的州府,这回居然有群胡人趁火打劫,搞得本就混乱的局势雪上加霜。

刺史是忙得焦头烂额,仔细想想看死的那些都是平日里的贪官,他更是心急如焚,惴惴不安。

那些胡人到处乱来,他这金碧辉煌的刺史府在一群灰扑扑的屋子里简直是差点没挂个牌匾写:大家快来偷我啊,我富得流油!

这些日子不知道被洗劫了多少次,恨得刺史是牙痒痒,但却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戚晚安这位貌恭实不敬的太子妃还要假惺惺地安慰他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刺史除了皮笑肉不笑地回应一句“多谢太子妃宽慰”以外,也别无他法,只能暗地里扎顾玉融和戚晚安的小人祝福他们早死早超生。

现下好不容易顾玉融和戚晚安这两个瘟神要打道回府了,刺史是笑得见牙不见眼,老脸上却还要装出一副不舍的模样,送别二人。

“刺史大人,我们回京后,你多加保重。”顾玉融微笑着看向努力表现出伤感的刺史,温声细语。

他从来一副清风徐来,波澜不惊的模样,令人如沐春风。

刺史努力保持严肃的表情,“太子与太子妃也多加保重,一路走好。”

“自然,我们这一走,刺史府邸怕是会冷清许多。刺史一个人,怕是会无聊。”戚晚安说道。

顾玉融握住了戚晚安的手,“怜怜莫要忧心,刺史虽说是孤家寡人,但却是勤政爱民的好官,忙于民生福祉,自然不会有闲心的。”

戚晚安哦了一声:“是我思虑不周全。”

两个人这话说得好像熨帖,实际上却一针见血,但是偏偏刺史还没理由没身份回应,只能附和着指望两个人赶紧走:“是啊,下官定会思念太子与太子妃的。”

“无妨,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戚晚安却笑了起来,温雅动人。

刺史脸上笑容一僵,虽然这可能是戚晚安的客套话,但是什么叫很快就会见面的,他怎么突然就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呢?

戚晚安笑得愈发温柔,当然很快就会见面的了,虽然说是在监狱里或者菜市场门口。

她突然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腼腆地拢了拢垂落在耳畔的发丝,柔声说道:“刺史大人,本宫有个不情之请。”

刺史不祥的预感愈发浓重了,警惕地问道:“太子妃所谓何事?”

“刺史先前摆在房中那些赏玩的珠宝瓷器,本宫看着甚是欢喜,不知刺史是否能够忍痛割爱,赠与本宫。”戚晚安语气轻柔,“自然,本宫与太子也不会白拿刺史大人的,来日便让人将东宫珍宝奉上。”

顾玉融和戚晚安这些日子以来都没有摆出什么架子,反而向来谦逊和气,对待刺史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