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市的雨季连续下了十几天的毛毛细雨,林姐和苗苗的家有股淡淡的霉味。
狭小的房子还有蒸糕点的水汽,整个房子都笼罩在‘迷雾’中,就连苗苗的课本都变得软塌塌。
林姐家的面积比较小,装修改造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裕,所以纪荔之想尽可能地细节化,把控好每一个环节。
她用了三天的时间和林姐确认改造方案,并且再三保证一定用最节省经费的办法来进行装修改造。
林姐和苗苗搬家那天是周日,纪荔之和肖麒一起过来帮忙,因为有负责摄像的工作人员在场,肖麒依旧是戴着口罩,全程都是听纪荔之的安排行事。
林姐在附近租了一套小房子,自己拉着板车搬家,苗苗背着书包不停地来回走,想着多帮妈妈搬一些。
幸好有了纪荔之和肖麒,总算是在一天内搬完了。
“之之,等新家装修好了,我再留你吃顿饭好吗?”林姐忙碌了一天,手都没来得及洗,出租屋里乱七八糟的,更不好意思留下纪荔之吃饭了。
纪荔之忙不迭地点头,“好呀,林姐的糕点做得这么好吃,做饭一定也很好吃!”
“林姐,我还要回去和装修师傅们商量细节,现在就不打扰你和苗苗啦!”
她哪能看不出林姐的窘迫呢,找了个借口便和肖麒一起离开了。
离开摄像范围后,肖麒摘掉了口罩,“明天装修师傅们就进场了吗?”
“嗯,明天是装修的第一步,清拆。不过格局没有多大的改变,所以一天能拆完,明天下午我再过来复核尺寸。”纪荔之手里拿着图纸以及装修安排表,“希望一切顺利。”
她的心情可以说是非常激动的,这是她第一次把图纸变成现实,“阿麒,下周末能不能带我去找爷爷?”
纪荔之一直在压缩预算,人工费用几乎是没有商量的余地,林姐家的地理位置限制了进出,只能依靠人工用小三轮来运送装修材料,唯有从别处节省经费。
硬装方面,有乳胶漆和各种墙面漆的赞助商,纪荔之选择了防霉防潮最高等级的漆,到时候多夸一下赞助商就行。
在软装方面,《焕然一新》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说有石氏原木家具的赞助,但那些都是成品家具,对于林姐家这么小的面积来说,实在是用不上,也没办法用。
“我想问下爷爷关于定制家具小工厂的事情。”她想从软装方面省钱,但又要把空间利用到极致,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定制家具上。
“好,之之,要我帮忙不需要用疑问句的,我一定会帮你的。”肖麒揽住她的肩膀,“我和林姐、苗苗一样,很期待之之的设计。”
装修改造的第一周,纪荔之每天都出现在林姐家,按照节目组的要求一步一步介绍自己的设想。
现在的她面对镜头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紧张,在满是灰尘和泥土的装修现场也能丝毫不怯场地介绍。
“委托人林姐的家位于G市老城区中,狭小、潮湿、采光及通风都很差,这次改造的重点就是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
“在清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现场存在一些小惊喜,拆除了原来的天花吊顶后,层高比预想的要高出几公分。”
“拆除部分窗户后,发现这套房子的采光、通风并没有想象中差,只要合理地利用光线,一定能让林姐的家变得更亮堂。”
纪荔之越说越兴奋,几公分的尺寸在普通人眼里也许不值一提,但在设计师眼里却是分毫必争的惊喜。
录制时,她说话流利,将现场的情况介绍得一清二楚,就连跟拍的导演都竖起了大拇指。
周末和法定节假日都不能装修,现场的师傅们可以休息,但纪荔之没有。
一放假,她就忙着给林姐家准备软装事宜,肖麒不是充当司机就是帮忙拎包,活脱脱地像是纪荔之的小助理。
经由肖远介绍,纪荔之联系上了一家远在G市郊区的木制家具小工厂,每周末她都会和肖麒一起过来看看进度。
纪荔之没有浪费自己学过的木工技术,时不时自己动手,利用废料做一些小木件。
时间过得很快,G市已经过了梅雨季,接下来便是炎热的夏季和台风季,装修改造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时候,纪荔之却离开了G市,跟着肖家一起回到了S市,举家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黄宇聪和饶丽莉的孩子在五月中旬出生,纪荔之收到消息的时候,饶丽莉已经住进了月子中心,他们过去已经可以轮流抱着宝宝了。
肖月柔和苏建东已是准父母,小心翼翼地学着怎么抱孩子。
肖麒和纪荔之就站在一旁,怎么看都觉得小宝宝好玩。
纪荔之伸出食指放在宝宝的脚掌上比较,“宝宝的脚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大!”
不知道是不是人太多了,睡着的宝宝被吵醒了,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张大嘴巴,哇哇地哭着。
肖月柔还未学会怎么哄孩子,转手交给了黄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