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的孙鹤予在青龙的戏虐下被打断四肢抬走,她最忠心的护卫团被青龙给全部捏爆,至此,在曹世云和王瑜的算计下产生的一场叛乱以三方叛军战败截止。
然,事情发展到此还并未结束,诸位莫急。
在锦衣卫的操控下,叛乱刚刚结束,各地便开始出现匠农起义,有着锦衣卫的暗中帮助,再加上军方给打了招呼,于是各地的匠农联盟很轻松就拿下了各州城池县衙,然后便开始了放地于民,这期间打伤不少世家豪族的子弟,其中尤以东海白家最惨,几乎被灭绝。
白家的被擒的高层也被王燚一一斩杀,随后白宣化带她去拜了她母亲的坟,在曹世云的建议下,王燚母亲的坟被挖开,取出其中尸骨,将之火化为骨灰,然后取其骨灰掺入金银中,打造了一套金银首饰,这样,王燚的母亲就能永远陪在她身边了。
至于王宣化,他走了,在将王燚送回帝都后就悄悄地离开了,除了锦衣卫之外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多年后王燚回首往事,去自己母亲原先的坟地再看一眼时,才遇到了那个行将朽木的守墓人,守的是王燚母亲的衣冠冢。
他以青灯伴古佛,食得粗茶淡饭,细研佛法,为来世的她祈福,亦是对自己过错的悔悟。
士季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是啊,这世间又有谁不会犯错呢?哪怕是圣人、伟人,也会有做错的地方。
虽说犯了错,只要知错能改亦为善,可是,有些错误,它是无法挽回的,很多人都需要穷极一生去舔舐因自己犯错而导致的伤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慎言慎行,避免犯那些不该犯的错误,还有,请记住,纸,永远包不住火,我真的不理解,某些人是怎么好意思对有妇之夫、有夫之妇下手的……
王燚没有去见他,只是在远处安静地注视着,然后写下一句诗便悄然离去了。
白宣化自然是看到了那段话的,看完后,他便知道,白凤凰原谅自己了。
白宣化静坐三日后,也留下一句诗,起身后立地成佛,又对天道发下宏愿,成就半圣因果,遂斩尽滔天修为,借此之机闯入时间长河,只为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
青灯古佛伴余生,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盏青灯伴古佛,半为修行半为魔。
……
匠农联盟的起义,最终给大禹带来的结果是——
一、匠农联盟被收编进帝都朝堂,在曹丞相的安排下建立了匠农党,由匠人、农民投票选人担当党派的主席和副主席,大禹的发展方向也走向了一条新的道路,大禹百姓的命运也将因此被改变。
二、消灭了绝大多数的世族豪强,将大禹的土地重新按照人口划分,争取让人人有土地。
三、恰逢此时,曹丞相再开国家六年义务教育,各地开始建设学院,院长者从繁花学院中竞争名额,师者从历届学士中挑选人才聘用,薪水一律由朝廷承包。
四、各地筹建登天鼓,需在一年内建成,登天鼓总共三百六十五座,最大的那个在朱雀门前百丈处耸立,其余三百六十四座分散在全国各地,凡敲响登天鼓者必然要有冤屈在身,否则视其为无视朝堂威严,当,当场杖毙!
登天鼓只需被人以登天槌敲击一次,便可全国通响,随后以灵力供应,全国通天鼓处都可看见擂鼓者画面,而这登天槌,无需武者劲力,凡人即可拿起,亦可敲响,若有人私藏登天槌,也可以头撞之,心只需诚,鼓自然响。
且曹丞相于朝堂之上立下规矩,独立于国家法理之外的规矩——
凡是阻拦冤屈者擂鼓,斩九族。
凡祝冤屈者擂鼓,可视情节而定奖赏。
当然了,登天鼓也不是那么好建的,这其中需要的材料就需要曹世云亲自去借,这也是他为何说建个鼓得一年了,大禹国库也不是那么富裕,即便抄了不少金币,那也是凡俗之物,这登天鼓有三百六十四座是灵器,中间的那个是法器。
灵器的材料尚且还能用世俗货币买到,可这法器,得用灵石,虽说曹世云早些年弄了个灵石矿,可那是自己的,怎么舍得花呢?所以曹世云又动了赚钱的心思,论赚钱怎么最快,自然是打劫了。
这不,朝堂上曹世云一人独坐于前,面向众多官员,他身旁站着的是朱雀,搁那儿正拿着一本册子念呢,念的是关于某个官员的黑料,那个被念的官员此刻正趴在地上瑟瑟发抖呢。
待到朱雀念完后,曹世云示意她退下,然后把身旁两个竹筐推了出去,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是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个心思,我左边这筐,是你们贪污的、违法乱纪的,但是因为没有伤及百姓的生命财产,所以情节较轻,我右边这筐是你们伤了人命的,咋就那么虎呢?你们是真以为朝堂离开了你们就没法正常运转下去了吗?就不说外面进不来的那些了,仅在这朝会殿上朝的诸位,除了他妈的几个当兵的,再没一个干净的,你们是想干嘛?跟市井的那几位学习吗?要不要我把你们送过去跟她们取取经,